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輿情評論 >> 正文

國寶成“網紅” 傳統文化強勢“圈粉”

2018-03-20 10:46:30    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羅毅     責編:石麗敏    

  “叮咚,你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最近播出的央視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説話》迎來好評如潮。這部“微紀錄”以100條5分鐘的短視頻,讓讀者“充電5分鐘,穿越8000年”,很快就引來大批年輕粉絲,豆瓣評分高達9.5,口碑爆紅。如何萃取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打造更多年輕人喜歡的“爆款”文化節目?《如果國寶會説話》帶給我們一系列值得關注的啟示。

  在年輕人中人氣很高的嗶哩嗶哩彈幕網站上,很多年輕觀眾激動地表達著自己對《如果國寶會説話》的喜愛。5分鐘的篇幅、生動有趣的表達,被評價為“短而驚艷,躍然靈動”。“欲罷不能,一集接著一集,根本停不下來。”節目組走心的製作,也給觀眾帶來了美的享受,“很有創意的文案,驚艷的文物遇上精湛的拍攝技巧。” 看完後,一位觀眾感嘆,“猝不及防尋到了自己的根”。這兩年來,傳統文化熱度上升,魅力風靡全國。同時,一系列富有創意的節目,正在引發熒屏熱潮,宛若股股“清流”,滋養人心。《我在故宮修文物》讓越來越多的文物走進人們的視野;不久前熱播的《國家寶藏》,向觀眾展現了寶貴文物背後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講述中華傳統詩詞的節目同樣高熱,《中國詩詞大會》引發的全民收視熱度還未減溫,央視新近打造的大型音樂節目《經典咏流傳》又成為熒屏爆款,將經典詩歌用音樂唱出來,讓人眼前一亮……這些優秀的文化節目,喚起了當代社會的文化認同,也讓文化自信更加深入人心。

  這當中,一個令人欣喜的現象是,年輕人正在成為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call”的主力粉絲。傳承傳統文化的主體在青少年,怎樣讓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再乾巴巴地藏在書本裏、博物館展櫃裏,而是真正穿越時光、溫潤人心、滲透生活,就需要社會發揮創意,找到其中那個巧妙的催化劑。

  短短5分鐘一集的《如果國寶會説話》,靠什麼來吸引年輕人?它最受追捧的,首先是優美的文案。説到《人頭壺》時,“六千年,仿佛剎那間,村落成了國,符號成了詩,呼喚成了歌。”説到《賈湖骨笛》時,“穿行在骨笛孔洞之間的,是九千年前人類的呼吸。”説到《玉組佩》時,“我在地下已經行走了三千年,我和時光一起行走。”這一句句優美如詩的文字,字字“走心”,不僅傳遞出國家寶藏的故事,也更符合當下年輕人日趨升級的知識趣味和審美口味。

  學會講故事,是互聯網傳播時代的新要求。可以説,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性,讓它們本身就凝聚著一幕幕故事,具有“自帶流量”的特性。就以《如果國寶會説話》為例,後母戊鼎、何尊、曾侯乙尊盤、越王勾踐劍……在生動有趣的旁白裏,這些國寶的前世今生一幕幕清晰起來。面對畫面,觀眾浸入式地觀看與想像,“仿佛能看見那吹奏骨笛的先知,仿佛能看見商朝的先祖們一臉肅穆地祭祀,婦好立於戰車之上指揮著千軍萬馬……”

  要吸引年輕觀眾,更要學會以現代的方式説故事。“微紀錄”的5分鐘形式,短小精悍,注重新技術包裝,可以讓都市年輕人在零碎的時間片段裏,用手機來學習中國文化。此外,《如果國寶會説話》還以年輕人熱愛的一個“萌”字,成功打動人心。比如講到一尊呆萌的青銅器時,將它形容為“憤怒的小鳥”。講到甲骨文時,讓甲骨卜辭變成了動畫片,一幕幕動了起來,演繹出了商代男子的一天,這些都能讓年輕觀眾會心一笑。

  傳統文化需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不僅僅是《如果國寶會説話》,回顧這兩年來的“現象級”文化爆款産品,無一例外有著自己獨特的新意。《國家寶藏》不再是簡單地秀文物,而是創意性加入了真人秀、戲劇舞臺表演;《中國詩詞大會》融入比賽機制,增加了懸念和可看性,激發了大眾觀看的熱情;《經典咏流傳》更是將詩歌用唱的形式重新演繹,讓人耳目一新。它們的成功,無一例外地證明了時代創新的必要性。

  這些成功的傳統文化類節目,也提醒我們回歸當下,認真解碼當代年輕人的文化訴求。事實證明,年輕人並不僅僅關心明星偶像、娛樂八卦等時尚話題,同樣對歷史文化之根充滿好奇。優秀傳統文化中有豐富的資源,如何將它的內涵更好地萃取出來,融入青少年的生活,正是我們當下要做的努力。

  “中國風”歷久彌新,中國古典審美日趨流行,在“經典”與“流行”之間,蘊藏著無限商機。一年賣出10個億的故宮文創,不僅有“萌萌”的膠帶紙、扇子、手機殼,還有時尚的挎包、耳墜等日常生活用品。《中國詩詞大會》同樣讓一部部詩歌類圖書熱賣,帶火了圖書市場。傳統文化成為年輕人追逐的風尚,靠的不是高大上的説教,而是發自內心的熱愛與認同。

  我們正處在一個姹紫嫣紅的文化春天裏。各類文化現象一片火熱,透露的是中國人對於傳統文化的深情。可以肯定的是,熒屏上的文化節目,並不是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唯一形式。在其他方面,仍然需要我們不斷創造新的形式,讓更多傳統文化活起來、火起來,有了更多的網絡“爆款”,才會有更多年輕人被傳統文化“圈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