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創新江蘇 >> 正文

優美生態 鄉村振興新支點

2018-04-09 09:35:15    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羅毅     責編:程茜    

  原標題:“走鄉村 看振興”系列之一 優美生態,鄉村振興新支點

  編者按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如何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五個振興:即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新華日報》記者近日分赴大江南北,走進田間地頭,觀察農業新變化,對話農民新理念,感受農村新氣象。4月9日起推出“走鄉村、看振興”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茅山腳下,句容市天王鎮唐陵村的萬畝花木發新枝;潘安湖畔,生態改造後的賈汪新村引來八方客;曹山景區,一條七彩公路串聯起溧陽百餘個農舍村落……春暖花開,《新華日報》記者行走在江蘇各地的鄉間,感受美麗田園景致,傾聽鄉親們講述美好生活,見證良好生態正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

  塌陷地蝶變碧水湖,七彩路描繪綠畫卷

  春風花草香,徐州市賈汪區潘安湖7000畝水面碧波盪漾。一車車遊客湧來,讓家住湖邊潘安村的李海良滿心歡喜。3年前,在南京飄了12年的他,回到家鄉開飯店,並賣起雕塑,生意不孬。“村裏不變好,我也不回來。”李海良指著村頭由他創作的潘安雕像笑言,再也不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現在的鄉村新貌就像美男子。

  曾幾何時,潘安村被煤礦包圍,5000畝村莊塌陷,不得不整村搬遷。如今,家家住上二層小樓,天然氣和自來水樣樣通,原來的塌陷區也變成景觀綠地和潘安湖的一部分。“這裡是天然氧吧,來個深呼吸,沒問題!”潘安村黨總支書記王偉不住地誇,家鄉變化大。

  人在景中走,如在畫中游。溧陽有條一號公路,其兩側步道呈現紅、黃、藍等7種色彩,映襯著山間綠植。這條去年11月建成的七彩路,貫穿全市31個行政村、133個自然村和220多個鄉村旅遊景點,連通曹山、瓦屋山等交通不便的丘陵地帶,讓美麗鄉村串珠成鏈,難怪不少當地人説,“溧陽這麼美,何必去遠方”。

  從蘇北到蘇南,田園風光處處驚艷。在沛縣大沙河沿岸,河灘地上遍佈家庭農場,全新打造出春季賞花、夏季避暑、秋季採果、四季有景的鄉村觀光農業帶;在句容市天王鎮唐陵村,上萬畝花木扮靚了這個“江蘇最美鄉村”,村黨委書記劉樹安直言,從過去七成土地拋荒長草到如今花木成田,他們真正體會到“水美鄉村,樂享自然”。

  生態振興,江蘇已是綠色滿園。“十二五”以來,江蘇省建設千余個省級美麗宜居村莊和萬餘個市級美麗宜居村莊。2017年,江蘇對45個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試點,今年還將分兩批再啟動75個,計劃到2022年創建500個。

  抽水馬桶請進門,鄉村配套不輸城裏人

  鄉村之美,不只在於種花養草,老鄉們更期盼擁有完善的生活配套。自來水和天然氣通不通?污水和垃圾如何處理?有沒有休閒活動的場所?這些家常事、身邊事,正是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

  “蹲坑?都是老黃歷啦。我們的設施,不輸城裏人。”50歲的銅山區棠張鎮沙莊村農民吳學峰很感慨,蹲了一輩子旱廁,2018年在家用上了水衝廁所。2017年12月,村裏舖設4公里污水管網,讓280多戶居民完成了“旱改廁”,曾經無人問津的抽水馬桶,一下子成了緊俏貨。走在村裏,3所按照統一標準修建的公廁很是惹眼,一場“廁所革命”讓鄉親們“方便”更方便。

  抽水馬桶請進門,分類垃圾請出門。在沙莊村的有機垃圾處理中心,《新華日報》記者看到,一台發酵處置機器正開足馬力運轉,每天最多“吃”掉500公斤有機垃圾。運營該項目的江蘇舒美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蘇峰介紹,這些收集來的菜葉、果皮等,只用24小時就能變成上百公斤有機肥。村裏為了促進大家對垃圾分類,推行積分獎勵制度,還推廣宣傳“分類口訣”,效果很好。“過去能不亂扔垃圾就不錯了,現在八成村民能分好類,實現了‘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沙莊村黨支部書記吳學允説。

  盯住頑疾,補齊短板,美麗村莊才能既有“面子”,更有“裏子”。省政府2017年印發的《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改善公共服務:加大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著力完善供電、通信、污水垃圾處理、公共服務等配套設施,適當增加旅遊、休閒、停車等服務設施。

  不僅鄉村生態美,更要鄉親生活好,江蘇各地聚焦農村公共服務,全面發力。宜興市萬石鎮余莊村,鋪澆水泥道路6萬平方米,疏浚河道13.5公里,村民改水改廁率達98.5%;溧陽市別橋鎮塘馬村與專業公司進行股份制合作,通過專業化運作,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宿遷市耿車鎮大眾村鋪設雨屋管道3.2公里,擴建村莊及景觀道路8.4公里,改造強電線路1.2公里,村長王加銀説,過去這個以加工廢塑膠為主的“垃圾村”,如今是村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百年老樹留鄉愁,鄉土風情不能丟

  老街雨巷,絲竹悠揚,溧陽市戴埠鎮蛀竹棵村是藏在南山深處的世外桃源。幾年前,村莊在建設時曾請來規劃團隊,結果設計圖一齣,大家傻了眼:大草坪、大公園,老村變成了城市模樣。不行!於是,年過六旬的周志清“出了山”,曾做了多年水利工作的他,是當地的一名鄉村工匠。在溧陽,他的“同行”還有9人。

  “鄉村建設不能一味追求城市化,更不能大拆大建,建得像小區一樣,要尊重鄉土,天人合一。”周志清推翻了之前的設計理念,自己手繪了一張規劃圖。他的想法變成了現實:在蛀竹棵村,一棵500歲楓楊樹,無聲講述著小村的歷史;樹下,一條澗河穿村而過,塘邊也成了村民們淘米洗菜的碼頭;村裏還留下僅有的三四畝蛀竹林,讓大家記得村莊名字的由來。

  留得住鄉愁,才能吟唱動人的田園牧歌。賈汪區馬莊村黨委書記孟國棟表示,如何處理好新與舊、快與慢、物質與精神的辯證關係,是鄉村振興的難點,也是發力點。“馬莊堅守文化立村30年,保留下人文和歷史風貌,才讓鄉村有了根與魂。”

  “根據不同地區和鄉村的個性特色,注重保護鄉村傳統肌理、空間形態和傳統建築,做好重要空間、建築和景觀設計,深挖歷史古韻,傳承鄉土文脈,形成特色風貌。”省政府已提出明確要求。專家調研後指出,這正是一條符合鄉村發展與振興的新路,挖掘了獨特的歷史和文化傳統,保護了鄉村社會價值體系和集體情感記憶,重構了充滿文化內涵的精神家園。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