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太湖藍藻及水草處置全面啟動 水草打撈從“一刀切”變“割半茬”
氣溫漸高,太湖水域湖泛巡查、藻情監測、藍藻及水草打撈等工作全面啟動。《新華日報》記者4月16日從無錫市藍藻辦獲悉,2018年,無錫新添2條藻水運輸船和15條自動化水草打撈船,水草、藍藻打撈處置能力大大增強。
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在位於無錫梅梁湖畔的閭江口,20多名藍藻打撈隊隊員緊張而有序地進行打撈作業。不遠處的湖面上,十多只打撈船輪番上崗,隆隆的轟鳴聲全天不絕。
“目前主要打撈的是水草。”無錫市藍藻辦有關負責人介紹,水草到5月就會衰敗死亡,如不及時打撈,容易造成藻草共生,給太湖安全度夏帶來隱患。雖然水草聚集容易引發藻情,但水草本身也具有吸納污染物的功能。與往年不同,2018年太湖無錫水域在收割水草時只割除60—80釐米,剩下的部分留在湖中任其繼續生長,吸納湖體污染物。根據水草的生長狀況,約20天后進行下一輪收割打撈。
4月11日衛星遙感檢測顯示,太湖無錫水域藍藻面積達100多平方公里。由於2017年冬季溫度偏低,蘇南又普降大雪,對湖水起到“降溫”作用,2018年的太湖藍藻來得比往年稍晚,數量也略少。但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不排除藍藻面積迅速擴張。近兩日,宜興附近水域的藍藻日打撈量已近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