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國首例!手持“導航”精準打脊釘
脊柱手術是外科系統中難度較大、風險較高的手術。在手術中,醫生需要在脊柱上置入數十枚釘子,其中存在著可能傷及脊髓神經的風險。昨天,國內首例在Pediguard探路機器人輔助下的脊柱矯形手術在南京鼓樓醫院順利完成。這個小巧玲瓏的機器人,是骨科醫生的“掌中寶”,一旦醫生在打釘子的時候出現絲毫偏差,就會立刻“報警”。
和鼓樓醫院此前引進的兩台外科手術輔助機器人不同,Pediguard探路機器人其實是一個長35釐米,寬3.5釐米的手持式機器人,因為小巧,醫生在手術當中單手就可以操作。南京鼓樓醫院脊柱外科主任邱勇教授告訴記者,在脊柱手術中,最大的風險就是椎弓根螺釘置入的過程當中,可能會損傷到脊髓。“釘子和脊髓之間的空間只有1毫米,也就是説,醫生打釘子是不能偏差超過0.5毫米的,”邱勇教授説,但是手術中,脊髓是看不到的,傳統手術就是憑醫生的經驗。還有一些大醫院會引進大型的導航設備成像,幫助醫生判斷置釘的位置,不過這種設備價格高,體積大,並且對醫患都會有射線傷害。
這種新型的探路機器人,是利用不同骨質之間骨密度的不同來判斷距離,通過聲音提示深度和位置,相當於一個微型的手術“導航儀”。不僅能幫助外科醫生準確置釘,縮短手術時間,還能夠顯著地減少醫生和病人在手術室中受到的電離輻射劑量。由於方便可及、技術成熟,這種設備尤其適合在基層醫院使用,也適合年輕醫生手術技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