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創新江蘇 >> 正文

善治善成 築牢鄉村發展“堡壘”

2018-04-26 09:40:14    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羅毅     責編:程茜    

  原標題:“走鄉村 看振興”系列之五 善治善成,築牢鄉村發展“堡壘”

  走進新時代,鄉村謀振興,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如何?村幹部是否有能力、有幹勁?《新華日報》記者最近下鄉,聽到一個個感人的“振興故事”,看到一招招創新的“振興動作”。

  直面矛盾,扛回丟了20年的獎牌

  宿遷市宿城區中揚鎮近日公佈2017年年終目標考核排名,結果讓人想不到——在全鎮14個村(居)中,范集居委會獲得一等獎!這個村,曾經連續多年倒數第一。

  “丟了20年的獎牌又扛回來了!”73歲的村民王宜林激動不已。曾任村幹部的他清楚記得,上世紀90年代,范集是當地連續多年的“老先進”,20年前范集由3個村子合併後,矛盾逐漸顯現,全村人心不齊,村集體賬目是筆“糊塗賬”。過去六七年,鎮裏先後派去6名村支書,最長的幹了14個月,最短的不到半年。

  2015年,宿城區出臺《“雙強雙帶”型村級黨組織書記創建標準》,對“守攤型”村書記進行優化調整。同年9月,宿城又在全國率先開展村居(社區)黨組織書記職業化試點探索。這一輪變革中,范集迎來新支部書記魏佃波。

  魏佃波是村裏走出去的高材生,在外打拼多年當上民營企業的廠長。“天下沒有無緣無故的矛盾,問題在哪,就從哪改進;矛盾是什麼,就勇敢面對、及時解決。”魏佃波上任第一個月,一家家跑、一戶戶聽,弄明白了范集“搞不好”有兩個原因:村兩委不幹事,政策不透明。村裏2000多畝水面承包糾紛,則是矛盾的焦點。

  從最難處入手!在新一輪水面發包中,魏佃波要求人員、租金、面積等信息一律公開公示,不認“人情”、不看“面子”、不聽“招呼”、不怕“威脅”,一下子把發包中的“歪風邪氣”扭了過來。此後,村裏大小事務、賬目開銷,全部在村委會前上墻公示。他還爭取到上千萬元的農業開發資金,為村民修水泥路8.9公里、水渠22公里,發展水産養殖等項目。短短兩年,全村的貧困戶從409戶降到114戶。

  “習總書記把縣委比喻成我們黨執政興國的‘一線指揮部’。以此延伸下去,每個村(居)黨組織就是前沿陣地上的堡壘,村居書記就是守護這個堡壘的班長、是黨在農村工作的帶頭人。”宿遷市政協副主席、宿城區委書記裴承前説,要給村支部書記幹事創業的底氣、保障和發展空間。基層黨組織“堅如磐石”,才能在通往鄉村振興的途中無堅不摧、無往不勝。

  “跟我來”,打開富民發展新天地

  3月28日,《新華日報》記者來到句容市天王鎮唐陵村,走進村民家中,人人都誇這裡是“綠色銀行”——全村家家有樹、人人有業,資産千萬以上的有22人。60歲以上村民是苗木管理主力軍,平均年收入兩萬多元;60歲以下的就做經紀人,全村有1000多名,小經紀人年賺二三十萬元,60%年賺50萬元,大經紀人能賺百來萬元。

  還是這個唐陵村,10年前村集體負債105萬元,是黃茅革命老區的重點扶貧村。由於地處丘陵山區,嚴重缺水,農民種植傳統稻麥畝均收入不到200元,土地二十塊錢一畝都租不出去,近七成拋荒。2007年底村兩委改選,鎮裏想到在外創業的“鄉賢”劉樹安,多次上門誠邀,終於讓他放下自己利潤穩定豐厚的苗木生意。

  要改變舊面貌,關鍵是儘快讓老百姓富起來。在劉樹安領頭下,57名骨幹黨員帶頭搞花木種植,又辦起9個合作社,在崗坡地裏“栽”出一個“綠色銀行”。2017年,該村實現花木銷售40億元,人均年收入達3.6萬元。

  富了茅山老區戴莊村的“時代楷模”趙亞夫,“敢種第一畝瓜簍”的宿遷市蔣劉村支部書記劉泰苡……一位村支部書記就像一面鮮紅黨旗,矗立在富民發展每一個“關卡”上。

  “在實現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基層黨組織是‘指揮所’更是‘先鋒隊’。”鎮江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健説,基層黨員幹部振臂高呼“跟我來”,帶領群眾打開一片富民發展新天地。

  善治民心,讓“三色夢”匯成“一條心”

  “我叫耿小藍,碧水藍天我喜歡”“我叫耿小紅,創業路上我爭先”“我叫耿小綠,綠色發展勇向前”……4月1日,《新華日報》記者來到宿遷市電商名鎮耿車鎮,3個憨態可掬的動漫形象隨處可見。

  “它們是鎮裏的‘形象大使’,代表我們鄉村振興的‘三色夢’。”耿車鎮黨委書記徐光良説,要做埋頭苦幹的“耿小綠”——圍繞“三園”“三村”和生態治理,排定2018年重點項目38個,總投資約6億元,堅持綠色發展;做勇於擔當的“耿小藍”——將加快6條生態廊道建設,推進老鎮區改造,垃圾分類全域縱深推進,打造特色村居,守住碧水藍天;做不忘初心的“耿小紅”——村級黨群服務中心提檔升級,以創業為引領,深入實施黨建富民工程……

  這個“三色夢”,體現生産、生活、生態的融合,一經推出便得到全鎮幹群點讚。從過去的廢塑膠加工大戶“升級”為多肉植物種植大戶的張先進説,“三色夢”看得見、摸得著,把鄉村振興的戰略目標和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匯成“一條心”。

  “鄉村要振興,關鍵是人齊心。”徐州市賈汪區馬莊村黨委書記孟國棟説,繁榮的鄉土文化才能持久匯聚民心。村裏提出以文惠民,農民活出精氣神;以文育人,家家爭做“文明戶”;以文興村,鄉村發展添動能。提起村裏的黨員幹部,馬莊群眾説,人人都是一面旗幟。

  “鄉村治理既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石。”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説,鄉村振興戰略“二十個字”總要求裏專門有個“治理有效”。適應當下農業生産方式日益變革、農村人口結構深刻調整、利益主體和公共事務多元複雜的新形勢,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加強創新農村社會治理,構建現代鄉村治理體系,使農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