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園區經濟 >> 正文

動能轉換 泰興發展跑出加速度

2018-05-02 11:29:28    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羅毅     責編:程茜    

  原標題:産業“轉”出新結構,園區“轉”出新優勢 動能轉換,泰興發展跑出加速度

  4月18日,國內首個專業日化産業園——中國·泰興日化産業園在泰興經濟開發區開園。“園區考慮這是一個‘美麗+健康’的産業,所以將日化産業園所在地打造成一個大公園。”泰興市委副書記、泰興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張坤説,此舉不僅體現綠色環保理念,更展現化工産業新模樣。

  建設生態型日化産業園,是泰興經濟業態嬗變的縮影。泰興市委書記張育林説,泰興加快由中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把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作為重中之重,推動化工、醫藥、機電三大主導産業由數量型、粗放型向品質型、集約化發展轉變,以此轉換增長動力,打造特色産業新高地,不斷厚植跨越趕超新優勢。

  化工,是泰興經濟發展的三大主導産業之一。因為要發展,泰興人“愛”它; 因為要環保,泰興人又“恨”它。但如今,作為化工園區的經濟開發區已然大變樣。在園區管委會智慧園區指揮中心,指揮平臺實時監測園區大氣常規和特徵污染物的排放和環境濃度;由“被動應急”向“主動預警、快速處置”轉變,且對可疑污染源對象進行分析、實現追蹤溯源,兩年減少41家化工企業。園區化工産業精細化率達45%以上、産業關聯度達65%以上,成為“國家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泰興確定“一區五園”發展格局,即依託化工産業,向新材料、醫藥、日化、塗料涂裝、高端裝備製造等産業拓展。18家世界500強企業集聚泰興經濟開發區,拉長、接粗産業鏈,推動園區由化工向“非化工”轉型。

  換掉落後産能、換上綠色優質發展新動能,一批大項目落戶正改變著泰興的發展業態:去年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96個,今年有望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20個。泰興市市長劉志明説,這些“高大上”項目的建設,必將為泰興“聚焦創新轉型、聚力追趕跨越”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動力、增創新優勢。

  泰興“三區三園”發展能級不斷提升,催生新的發展理念、産業形態。“跨區、跨市、跨省、跨國”合作發展,成為各開發園區競相探索的新模式。黃橋工業園利用靠近江陰的區位優勢和南北共建機遇,建立江陰高新開發區黃橋工業園,引進23家江陰企業,總投資超40億元;上海金橋·黃橋産業園、長虹集團黃橋産業園等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蘇南、上海企業跨江帶來資金的同時,更帶來新的發展理念。”黃橋鎮鎮長王曉雲説。九天光電科技公司將51%的股權轉讓給一家上市公司,助其邁上發展快車道,成為國內動力鋰電池等産品精密鋼塑材料的唯一全工藝流程生産企業。

  動能轉換,泰興“智造”引以為傲。4月3日,由揚子鑫福造船公司建造的40萬噸超大型礦砂船“鑫福39”輪出江試航,作為新一代綠色船型,其燃油消耗比傳統的40萬噸礦砂船節省20%。新浦化學公司總投資55億元、年産110萬噸輕烴綜合利用項目,最關鍵環節丙烯精餾塔前不久成功吊裝,明年6月試生産後,將進一步完善園區産業鏈,實現循環經濟的提質增效。中智電力、中全新能源等企業的發展,催生泰興高效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産業鏈和鋰電新材料産業鏈的形成;藍電環保的脫硫脫硝煙氣治理裝備,佔據全國有色金屬行業95%的份額,除塵率達99.7%,每台年節電40萬千瓦時。

  園區“轉”出新優勢、産業“轉”出新結構,泰興生態環保實現從“跟班生”到“優等生”的轉變。來到虹橋新城,總投資11.5億元的長江文化生態區正加快推進,著力打造柳色春曉、夏風賞蓮、秋簫蘆影、冬日暖陽的別致景觀。“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虹橋鎮鎮長樊暉説。

  泰興把綠色生態作為底色,打造12公里長江生態廊道、高品質綠色走廊和一批公園綠地,把更多綠色引進城市、留在鄉村、植進園區,紮實推進生態工程建設,努力把泰興打造成為長江生態大走廊上的“綠色名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