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社會廣角 >> 正文

南京建寧路上“好多橋”居民齊撰“回憶錄”

2018-05-15 15:23:25    來源:南京日報     編輯:穆菁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建寧路上“好多橋”,居民齊撰“回憶錄”

  50年前,為配合南京長江大橋的通車,一條名叫“建寧路”的道路誕生了; 

  40年前,位於建寧路1號的南京長途汽車站因首創“發車一條龍、行包裝卸一條線、24小時售票”,成為全國標杆; 

  30多年前的1986年,江蘇首次出現“立交橋”—三層雙環形的中央門立交橋,從此佇立在建寧路的起點;

  20多年前的1991年,南京第一座高架橋—大橋南路高架橋開建通車;

  1992年,南京金橋市場開業,之後又陸續建成了玉橋、紅橋、鑫橋市場等;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南京建成24座天橋,其中民生街天橋、金橋市場門前天橋、長平路小學門口天橋都在建寧路……

  建寧路數十年的歷史中,誕生過很多南京第一、江蘇第一、全國第一,更因“建寧路上‘好多橋’”而成為南京標誌性地域之一。 

  最近,鼓樓區建寧路街道的一群“老下關”居民頻繁聚會,在街道的牽頭下,齊心協力撰寫“回憶錄”《話説建寧路》。區政協建寧路街道工委主任胡文軍昨天介紹,目前,這本“回憶錄”已經撰寫了14萬字。 

  建寧路的興衰更替,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來社會生活的變遷。“老下關”歷史專家孫建國介紹,解放前,這裡的居民多以幹苦力、拾荒、賣菜謀生。解放後,種菜為主的居民們組成新民蔬菜大隊,城市化進程由此逐步推進。1987年,建寧路街道辦事處成立。 

  70歲的孫慧琴在城河村社區住了一輩子,如今是社區志願者。當“回憶錄”工作組找到她後,她口述了幾千字的“老典故”—如今的金橋和玉橋之間當年有座遠香廟,現在的鑫橋市場一帶過去遍植桃樹、梨樹。 

  老居民倪康專門撰文《回憶鐵路一小》投稿,這座有著民國建築的小學歷史悠久,倪康1961年曾在此讀書。倪康經歷下鄉插隊等,返城後進罐頭廠當了臨時工。1978年,表姐夫鼓勵他再拾書本考大學,倪康再次坐進了鐵路一小的教室,認真復習備考。 

  “1991年,大橋南路高架橋開工,我就是參與者之一。”曾任老下關城建部門負責人的彭立友説,“建寧路的拓寬改造、中央門立交橋的拆遷我都參與其中。那時搞工程建設真是鬥志昂揚,建寧路當年拆遷、當年開建、當年通車,全市都在宣傳發揚‘建寧路精神’,這是我從業生涯中最值得驕傲的經歷。”彭立友這樣的老建寧路人的親歷,全部被收錄進了“回憶錄”。 

  李長鳴是街道的老書記,為了“回憶錄”他專程趕回街道口述親歷。“30年前,五所村小區成為了南京第一個文明小區,小區是全市第一個鋪設有線電視線路的,還建了南京第一個老年公寓。”李長鳴説,“那時的金橋市場一帶,最多時有10多個各類市場,片區年營收200多億元。” 

  “建寧路的發展,見證了時代的變遷。當時的城北長江大橋一帶,是南京著名的菜籃子、果盤子、米袋子、肉案子、魚池子,如今這些農副産品基地雖已外遷至更遠的郊區,但我們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胡文軍介紹,南京市已對下關濱江一帶進行整體開發、鐵路貨站場等即將外遷、金橋市場等已轉型為商貿綜合體。 

  街道負責人表示,居民協力撰寫的這本14萬字、300多頁的“回憶錄”,既是對改革開放40年來地區變遷的記錄,又是激勵居民和企業奮進再出發的坐標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