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寧商協作新模式掀起購買農産品扶貧熱 開業70多天,商洛農産旗艦店熱銷120萬元

近日,商洛秦嶺農産旗艦店丹鳳館裏,營業員們忙著補貨。李凱 攝
南京日報記者6月12日從位於南京市雨花臺區鐵心橋街道的商洛秦嶺農産旗艦店丹鳳館獲悉,開業短短70多天,該店商洛農産品銷售收入已突破120萬元,市場受歡迎程度遠超預期。首個農産品實體店的成功試水,為商洛農産品進入南京架起便捷橋,開創了“線上線下下單、點對點精準扶貧”的新模式,同時也標誌著寧商協作進入更深層次。
“秦嶺山區的農産品品質就是好,看著就新鮮,你看這個幹木耳,才38元一斤。”上週日,商洛秦嶺農産旗艦店丹鳳館裏的顧客絡繹不絕,家住翠嶺銀河社區的王女士正在大採購,不少市面上少見的土特産讓她愛不釋手。門店外面停著一輛滿載商洛農産品的陜A牌照大貨車,負責門店經營的老闆、商洛“土門公社”的負責人鄢小珍正指揮著營業員卸貨、分揀,整箱的商洛核桃、魔芋掛麵等禮盒在店內堆成了一座小山。
“南京市民對商洛農産品的喜愛程度遠超預期,非常感謝你們的默默支持。”鄢小珍告訴南京日報記者,從3月29日開業至今,70多天時間內,商洛秦嶺農産旗艦店丹鳳館的營業額就超過了120萬元,每月流水相當於商洛當地一個普通門店的五六倍。在門店近百個商洛農特産品種中,秦嶺核桃、香菇、木耳、黃花菜等幹貨,以及綠豆、黃豆、玉米等五穀雜糧,土蜂蜜、核桃醬等名優土特産深受南京市民喜愛。截至目前,門店顧客數量累計超過1萬人次,除了進門的市民家庭消費,更多的銷售額來自20多個企事業單位、愛心團體的採購。“聽説門店是寧商協作對口扶貧項目,顧客購買熱情特別高。” 鄢小珍介紹,最近由於臨近端午節,門店推出的端午禮盒賣的特別火,南京一家貿易公司一次性就採購了700多份,作為員工福利發放,被産品品質打動的回頭客也特別多。
南京日報者了解到,鄢小珍所在公司由商洛市丹鳳縣供銷社控股,門店農産品全部來源於全縣87個貧困村數萬農戶,由員工從當地地頭收購直供南京市場。商洛秦嶺農産旗艦店丹鳳館是商洛市在南京開設的首個農産品實體門店。“作為寧商協作的新模式,實體門店項目為商洛農産品進入南京架起便捷橋,開創了‘線上線下下單、點對點精準扶貧’的新模式。”原雨花臺區鐵心橋街道辦事處主任,丹鳳縣委常委、副縣長張海毅告訴南京日報記者,地處秦嶺的商洛農産品資源非常豐富,但過去産銷模式單一,在南京多部門重點支持下,實體門店打通多種銷售渠道,以“展銷+電商訂購”的形式,將商洛貧困農戶的土特産直接擺到南京的門店、市民的餐桌,點燃了南京市民自發購買、參與扶貧的熱情,有助於深層次帶動兩地幫扶共建。他介紹説,在與丹鳳縣對口共建的雨花臺區,像這樣的商洛農産品實體門店2018年預計還將再建3個,目前西善橋街道、雨花街道兩個門店已在裝修籌備中,此外在浦口、江寧等地也有多個在規劃建設中。雨花臺區將把商洛秦嶺農産旗艦店丹鳳館將打造為集農産品、旅遊、項目招商合作、特色餐飲為一體的扶貧綜合體,成為雨丹協作、精準扶貧一張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