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報道(顧紅艷):6月23日,南京市浦口區交通運輸局舉行了公路施工振動攪拌技術專項成果展示會,浦口交通局浦江工程檢測有限公司總經理成相飛在會上同時公佈了江蘇省農村公路綠色化建設新技術的具體實施情況。

工程現場 顧紅艷 攝
公路施工振動攪拌技術的原理是通過振動作用使物料顆粒的分佈更為均勻,將水泥顆粒的水化面積增大,促進水泥顆粒吸附於濕潤的骨料表面,為水化反應提供了更大空間,使得水化反應更為充分,同時,振動攪拌對常規攪拌低效區有很大改善,使得拌合料更加均勻。與傳統的拌合方式相比,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振動攪拌具有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明顯提升、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變異系數明顯減小、水泥劑量明顯降低、芯樣更加完整、抗收縮性能提升等優點。

工人正在操作 顧紅艷 攝
據悉,浦口區交通運輸局已指導華璋集團南京千錘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等相關的施工單位進行拌合機設備改造升級,並在區內部分交通工程中開展相關技術的實驗工作。如,2018年5月中旬,在江浦街道江淼路進行了300米路段試鋪;5月30日在高廟邵狄線進行了2.7公里18釐米水穩碎石鋪築。截至6月23日,振動攪拌技術已累計拌合水穩混合料4萬餘噸,經試驗,各項性能指標均滿足要求,相對傳統拌和方式有著明顯提高,4天到5天即可以取出完整芯樣,效果顯著。下一步,浦口區交通運輸局還將繼續開展交通工程新技術研究工作,並及時將成果向南京市、江蘇全省交通工程同行、乃至全國交通工程同行推廣。
據了解,從2013年開始,南京市浦口交通運輸局聯合相關科研單位,以三級及三級以下農村公路資源循環利用建設技術為重點,對江蘇省“四好農村路”綠色化建設關鍵技術進行了集成研究。總結提出了瀝青路面再生、舊水泥路面改造利用、生活垃圾焚燒爐渣、建築廢棄物、電石渣等技術的適用性,編制了江蘇省農村公路綠色化建設技術目錄。

工作人員現場介紹新技術應用 顧紅艷 攝
浦口交通局浦江工程檢測有限公司總經理成相飛表示:“2018年以來,南京在X352新城線、張西路、浦合線、康莊裏等8個項目共累計實施採用了爐渣水穩碎石約6.8萬餘噸,爐渣灰土3677m2, 爐渣瀝青混凝土6278m2,累計節約工程造價77.21萬餘元;在X352新城線、X204縣道2個項目累計實施採用了乳化瀝青冷再生約1.3萬餘噸,累計節約工程造價196萬餘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使用爐渣集料,減少了大量的爐渣填埋處置用地,有著良好的社會效益,爐渣集料和銑刨回收的RAP材料的使用減少了因工程石料需要而對山體的開採,減少了山體植被破壞,保護了自然環境,乳化瀝青冷再生減少了大量的碳排放,環保效益較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