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創新江蘇 >> 正文

三條河重生 百姓獲得感倍增

2018-10-16 11:40:21    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羅毅     責編:程茜    

  原標題:三條河重生,百姓獲得感倍增

  蘇州市吳江區震澤古鎮,依水而建,因水而興,也曾因水而怨。

  曾幾何時,小橋流水人家的震澤因為周邊各類污水排放等原因,古鎮核心區的快鴨港、石墩浜、姚家浜3條河道,近年水質漸漸發黑髮臭,人見人厭;排水排污口多,共有69個,不管晴天雨天,都不同程度流出污水;沿河違建駁岸也多,彩鋼板停車棚、廚房、養雞養鴨棚擠擠挨挨,佔用水面和道路,環境臟亂,居民多次舉報。近半個震澤鎮區居民、近兩萬人住在這3條河邊。

  一年前,隨著生態環境治理的“263”專項行動展開,3條河的治理擺在震澤鎮黨委政府的面前。鎮黨委書記陳琦説,一定要把這3條事關老百姓幸福的河道,徹底整治乾淨,恢復水清景美岸綠。3條河的河長、震澤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顧全説,河道污染,問題在水裏,根子在岸上。為了3條河流的清澈,震澤決心從根子上治理:排幹河道,除了徹底排泥清淤,還利用幹河對所有排污口進行監控;岸上,對1.6公里河道兩岸的所有工業區、居民區進行雨污分流,並拆除所有違建駁岸和建築。2017年9月,震澤召開“靚河工程”現場會,邀請400多河邊居民代表“見證”。

  顧全説,在巷子密布的古鎮區拆違,搞雨污分流,群眾的理解、支持和參與特別重要。雨污分流,需要挖溝埋管,影響出行。2018年春節,有一家人家辦喜事,鎮裏得悉後,安排鋪鋼板、石子,保證道路通暢。10月10日下午,新華日報記者再次前往震澤採訪,正巧趕上顧全召集所有管理部門、施工單位和居民代表開現場協調會。協調會就安排廁所建造、測試水質等問題細細商量。震澤街道黨工委書記施崢告訴新華日報記者,這樣的協調會是第28個。

  “靚河工程”品質如何確保?一方面,選擇名優工程隊。姚家浜河道要建噴泉,經過嚴格程式,選中曾經在北京上海做過大工程的公司,承包商説,這個八九十萬元的噴泉,確保能使用20年,每晚電費只需30多元。另一方面,聘請水利局退休職工姚桂明等10多位有經驗的老黨員、老幹部擔任監督員,天天在工地拍照巡查,並不時召開“質詢會”。迄今為止,3條河邊的幾個小區全部截污。因為抽幹河水,3條河裏69個排水口全部裸露,在晴天,已經沒有水排出來;雨天,排出來的就是雨水,説明這裡的雨污分流通過考驗。震澤鎮城投公司總經理李偉忠介紹,岸邊環境整治需要拆掉違建,矛盾很多,經過艱苦工作,居民從不理解到理解,共計拆違章79戶,違建面積近兩千平方米,拆除違建駁岸500多米。

  要確保河道不再被反復污染,鎮區其他地方的截污也不能留尾巴。經過細緻排查,發現震澤還有200多家飯店、18個浴室、近50個理髮店共計313家服務企業産生污水。經過一番攻堅,現在服務業已有一半完成截污,到年底全部截掉。

  10月1日,3條河開始重新注水。10月3日,在已經澄清的快鴨港河邊,新華日報記者看到兩個場景:一是跨河亭橋上,一位居民正張網抓魚;二是河面下一群群小魚兒,在悠閒地游來游去。住在附近的沈龍妹説,我在這裡住了十幾年,前幾年水一直是臭的,晚上睡覺要關門,哪有什麼魚?看到政府抽幹河道,裏面污泥都挖乾淨了,岸上污染源頭都處理好了,真是太舒服了。

  數據顯示,2017年2月,石墩浜、快鴨港、姚家浜等3條河道黑臭現象明顯,當時經採樣檢測,河道內水質屬於劣V類水。經過一年的耐心治理,這3條河道水質明顯改善,近期第三方檢測數據顯示,化學需氧量(COD)平均值降為30左右,降低80%,氨氮降低85%,溶解氧和透明度明顯增加,主要指標基本達到IV類水的水準,部分指標已達到Ⅲ類水標準。

  顧全説,我們不光要讓河道清澈起來,還要借河道整治契機,用系統思維來提升基礎設施,“讓百姓有更多的環境獲得感”,河道邊的景觀兩到三個月就可全部完工,屆時,水質、綠化、燈光、步道、停車場、公園一應俱全,會讓人耳目一新。

  新華日報記者看到,3條河的沿岸,三線已全部入地,河邊修建了長長的健身步道、休閒棧道和各種停車設施。10月3日晚,震澤鎮副鎮長盧斌煜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個視頻,打開一看,嗨,原來是姚家浜的噴泉開放了。他興奮地寫道:“百變的舞姿,絢麗的色彩,古鎮第一個噴泉試噴成功。”(新華日報 記者 庾 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