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社會廣角 >> 正文

宿遷市宿豫區法治“十大行動”助力鄉村振興

2018-11-15 17:00:33    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羅毅     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宿豫區法治“十大行動”助力鄉村振興

  2018年以來,宿遷市宿豫區委政法委嚴格按照省、市委政法委的工作部署,按照推進“六個高品質發展”的總要求,大力實施法治保障“十大行動”,全力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助推鄉村振興發展。截至目前,全區共創成國家級“民主法治示範社區”1個、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65個、市級“民主法治村(社區)”138個,為中小微企業及農戶提供法律諮詢、援助3000余次,2018年群眾對法治建設滿意度達到98%。

  法治助力産業興旺行動。針對農村各類經濟實體遇到的涉法涉訴難題,宿豫區依託鄉鎮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村(居)法律服務工作站,為全區139個村(居)聘請了法律顧問,實現了全區機關單位和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同時,區、鄉、村分別成立了中小微企業法律服務團,定期上門為鄉村實體企業辦理涉農公證、涉法訴訟和非訴訟代理,幫助企業進行合同審查、出具法律意見書等,全力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法律援助和免費諮詢服務。2018年以來,共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法律援助140余次,免費接受法律諮詢2000余人次,為中小微企業業主挽回經濟損失達800余萬元。

  法治護農打假亮劍行動。2018年3月,該區在檢查中發現,下轄侍嶺鎮、來龍鎮有3家農資公司正在出售未經國家審定的“Y兩優551”和“徽兩優985”雜交水稻種子,立即予以查封,並進行了立案查處,嚴厲打擊了假農藥、假種子、假化肥等坑農害農違法行為。2018年以來,該區市場監管局和區農委堅持常態化與動態化管理相結合,共出動執法人員1500余人次,清理整頓各類農資市場50余次,查處違規經營農戶8家,清理虛假農資廣告120余份。這既保護了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也有力地維護了農村農業生産正常秩序。

  法治保護生態整治行動。圍繞“江蘇生態大公園”建設目標,結合“263”專項行動、村莊環境整治、水環境整治和大氣污染治理,該區多部門聯合出臺了《生態環境保護聯動執法檢查實施方案》,實施生態環境案件快速辦理機制,發現問題及時提起公訴,嚴厲打擊鄉村生態環境破壞行為。2018年6月18日,宿豫區檢察院對區農委啟動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式,發出責令補植160棵林木的督促履職檢察建議,讓受損林業生態及時得到修復。2018年以來,該區共治理“散亂污”企業171家,取締關閉61家,批准逮捕非法採礦、盜伐林木、污染環境等破壞生態資源犯罪案件6件13人,其中非法採礦案件3件4人、盜伐林木案件2件3人、污染環境案件1件6人,立案監督案件1件7人。

  法治維護平安建設行動。該區創新成立“區委社會治理委員會”,設立“區社會治理聯動中心”,出臺《社會治理“1+10”工程實施方案》,按照“五統一”要求,統籌推進“全要素網格”建設。目前全區已劃定高標準網格534個,配備專職網格員157名、兼職網格員1239名,全部配備手機終端,依託網格信息化系統精細開展基層網格日常管理服務工作。大力實施“雪亮工程”,全區技防設施率達到98%以上。重點圍繞涉黑涉惡、邪教、非法集資、電信詐騙等行為,公安、綜治、電信、宗教等部門聯合深入開展了各類系列專項打擊行動。今年以來,全區共摧毀涉惡團夥5個,抓獲嫌疑人82名,成功破獲愛立購商城非法吸收公眾集資案,挽回經濟損失達2000余萬元。

  法治凈化鄉風引導行動。針對農村亂埋亂葬、不贍養老人等不良風氣、不法行為,該區深化殯葬改革,對具有本地戶籍者、在殯葬過程中涉及的遺體運輸費、普通設備火化費、骨灰盒費、公益性公墓標準墓穴使用費等全部免除,由區財政兜底解決,全區火化率達100%,進公墓安葬率達82.9%,有效推進移風易俗。該區推出“3+1”養老關愛制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第三方對分散供養的城市“三無”和農村“五保”老人、空巢獨居老人等實行常態化入戶關愛,全區享受居家養老服務老人共4846人,基本實現農村養老全覆蓋。此外,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傳播法治精神,該區定期組織開展“宿豫好人”“民主法治示範村”“五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制定出臺“宿豫鄉村文明20條”;舉辦兩屆“宿豫好人”頒獎晚會,評選出盧秀強、吳佳妮等“宿豫好人”30余人,獲評“中國好人”、省“道德模範”等國家和省、市各類先進模範人物40余人。

  法治規範社會治理行動。宿豫區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對涉及農業農村農民的政策信息及時發佈,先後公佈政府信息3454條、政務微博629條。加強“矛盾調處”中心建設,配強法律專業人才,成功調處農村矛盾糾紛3005件,防止群體性事件41起 614人次,同比下降13.2%。加強對涉農文件合法性審查,共完成《規範農業保險承保理賠工作意見》《鎮村環境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和《耕地地力保護工作實施方案》等14個文件審查。

  司法救助陽光行動。如何讓涉法涉訴信訪積案及時得到化解,讓相關人員及時得到救助?為了達到“案結事了、息訪罷訴”的目的,宿豫區在全面落實包保責任制的基礎上,出臺了《涉法涉訴信訪救助基金使用管理辦法》,區財政專門拿出150萬元作為信訪救助專項資金。2018年上半年,該區先後分兩批次向上申請司法救助15起,爭取上級救助資金62萬元,區級配套60余萬元,妥善化解了15起久拖未決的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宿豫區率先推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人身保險,按照“個人申請、村組推薦、衛計把關、社會監督”的原則,為全區1814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免費購買了人身保險合同,每個人最高可以獲得3萬-5萬元不等的人身保險理賠,解除農村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本人及家庭的後顧之憂。

  法治文化惠民行動。去年以來,該區實施了鄉鎮“1+10”工程,依託小鎮客廳,積極推進鄉村法治文化“六個一”工程建設,即每個鄉鎮建設一個法治書屋、一個法治文化公園(廣場),每個村民小組建設一面法治文化墻,每年評選一批民主法治示範戶,每季度開展一次法治巡迴授課,每年開展一次法治文藝走村入戶宣傳活動,重點打造一批基層法治文化設施項目。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區、鄉、村三級法治實施項目120余個,創成省級“法治文化建設示範點”7個。同時,成立了由區公檢法司女性警務工作者組成的“十朵金花”法治宣講團,以及法律工作者組成的“木蘭法律顧問團”等各類專業法律服務團隊。幾年來,全區共辦理各類涉農公證6000余件、法律援助案件1300余件,為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5000余萬元。

  法潤民生暢達行動。結合農村扶貧“三進三幫”工作的開展,宿豫區組織100余名法律工作者,深入1000個村莊,調查1萬戶農戶,開展“百千萬”法律援助服務活動,同時在全區村(居)建立了“法潤民生”微信群。開設《法治宿豫》電視專欄,採取以案釋法、案件直擊、曝光老賴等形式,通過群眾身邊的典型案例宣傳法律知識、教育廣大群眾。截至目前,《法治宿豫》欄目播出19期,其中,以案説法12個,案件直擊14個,報道政法先鋒10人,開設曝光臺9次。

  法律保護生命健康行動。該區重點圍繞食品安全、藥品安全和農村交通安全,開展拉網式、全方位檢查。開展校園周邊不合格食品、嬰幼兒輔食、食用農産品等專項整治,2018年以來共查處各類食品案件49件,發現並移交公安機關4起,提請檢察機關起訴5人,重點對朱某經營的食品加工小作坊進行了執法檢查,發現非法經營和超限量使用添加劑食品,依法提起公訴。全區共開展疫苗使用專項檢查經營單位156家,完成藥品抽檢160個批次,立案查處違法違規行為8起,涉罪移送1起。查處農村各類違法違章車輛96台次,農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率同比下降30%以上。

  宿豫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吳昊説:“實施鄉村振興,法治保障是關鍵,宿豫區探索實施法治保障鄉村振興‘十大行動’,為聚力高品質發展,推進全區‘三大建設’和鄉村經濟發展、農民致富提供了強有力法治保障。”(新華日報 記者 何可 蔣廣輝 鄒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