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創新江蘇 >> 正文

“精品運中”彰顯徐州邳州“滿意教育”

2019-02-25 10:22:25    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羅毅     責編:程茜    

  原標題:打造智慧校園生態校園文化校園 “精品運中”彰顯邳州“滿意教育”

  2月14日,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5名畢業生重回母校——江蘇省運河中學,與學弟學妹們分享學習經驗和體會,精彩的發言贏得現場師生陣陣掌聲。

  2月15日,徐州邳州市召開教育工作座談會。邳州市委書記陳靜與教育工作者代表共商教育發展大計。紮實推進教育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提升資源供給,優化資源配置,促進量質並舉,廣泛凝聚加快教育事業高品質發展的合力,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運河中學的“精品教育”被寄予殷切期望。

  在邳州,教育被視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創辦于1956年的運河中學,是江蘇省首批重點高中、國家級示範高中、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近年來,該校以辦“讓家長放心,讓百姓滿意的教育”為目標,強化精品意識,突出環境育人,奮力創建環境優美、管理規範、特色鮮明的智慧、生態和文化校園,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智慧校園”端出“空中課堂”

  “終於能和孩子一起感受坐在教室裏上課的氛圍,空中課堂真好!熟悉的老師,一對一的感覺,孩子們還可以一起互動討論。”開學前,運河中學學生王政的媽媽給班主任老師發來信息,對運河中學的首次“智慧嘗試”——“空中課堂”點讚。

  該校信息中心信息處主任劉擁軍打開管理後臺,展示“空中課堂”屠咏梅老師的英語課。“664名學生同時在線聽課,加上課後復習回放,總聽課人數達2568人次,這跟屠老師平時只教兩個班相比,傳播效果翻幾番。”2019年寒假,運中優選本校70多位教師在線進行視頻輔導,共授課140多個課時,總聽課人數20多萬人次,實現優秀教學活動和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有效遏制教師有償家教,減輕學生家庭的經濟負擔。

  “這不是趕時髦,不是圖新鮮,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客觀要求,也是教育信息化發展趨勢的需要。”運河中學校長張傳喜介紹,“十三五”以來,學校已投入1000多萬元建設“智慧校園”,按照標準完成“三大中心、三大系統和三大平臺”建設——錄播中心、演播中心、網絡數據中心;校園廣播系統、監控系統和網閱系統;公共數據平臺、統一身份認證平臺、信息門戶平臺,同時優化組合所有教育資源,融視頻、網絡、多媒體等多種方式為一體。

  運河中學每年都制定計劃,對全校教師進行不同層次的信息化應用培訓,近兩年來投入的專項資金每年不少於100萬元。2018年11月,運中順利通過徐州市“智慧校園”建設評估驗收,並以絕對優勢位居徐州四星級學校第一名。

  “生態校園”營造人文關懷

  漫步校園,在教學樓和宿舍區的必經之路上,太陽能光伏長廊蔚為壯觀,為師生們遮風擋雨提供了保護傘。長廊長238米,由1980塊290W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板組成。這條長廊是學校利用可再生能源技術打造的集光伏發電、生態教育和文化建設于一體的校園經典建築景觀。

  “如果可以,我真想申請在學校過寒假,因為這裡溫暖如春。”在寬敞明亮的運中食堂,剛剛返校的李同學坦言:“學校的水循環供熱一點兒都不乾燥,比空調強多啦!”在運河中學,不管是食堂、教室還是圖書館,都有地熱供暖,室溫保持在20攝氏度左右。這裡的地源熱泵項目覆蓋學校所有教室、宿舍、餐廳、會議室、體育場館以及辦公場所,利用水與土壤進行冷熱交換,實現冬季供暖、夏季製冷。

  2018年以來,運河中學投入3600多萬元啟動“生態校園”項目建設。學校引進中石化新星江蘇公司,投入資金5000多萬元,建設地源熱泵項目和太陽能光伏項目。其中,太陽能光伏項目配置太陽能板1.3萬塊,總裝機容量3800KW,學校所有具備條件的樓面、體育看臺、風雨操場等,全部安裝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實現並網發電,平均每年發電390多萬千瓦時,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硫等多種大氣污染物。

  “‘生態校園’不僅是一項綠色行動,更是事關所有人的一種社會責任,一種人文關懷。”提及母校的綠色能源利用,北京大學大三學生武盼道出運中師生的心聲。

  “文化校園”涵養師生心靈

  運河中學操場一側新建的孔子文化廣場上,《弟子規》全文刻滿一面墻,不遠處的孔聖人塑像謙遜儒雅。運中還開闢孔子學堂網絡課堂,以新媒體引導學生學習經典。

  校長張傳喜告訴新華日報記者,學校將持續加強“文化校園”建設,既要培養造就一支教育情懷深厚、專業基礎紮實、勇於創新教學、善於綜合育人和具有終身學習發展能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又要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競爭意識、健全人格、全面發展、特長突出的新時代好學生。

  “連上我的WIFI”“點亮不一樣的煙火”“我的情緒我做主”……這些新鮮有趣的課題都出自學生們的“生涯課程”,而這也是運河中學讓校園文化“活起來”的一個縮影。目前,運河中學有學生社團30多個,包括《江蘇省運河中學報》《心雨》報、運中電視臺、運中之聲廣播站等特色社團,學校心理健康輔導站還專門開設心理熱線。

  2019年,運河中學將圍繞創建“高品質示範高中”這一目標和要求,建設孔子學堂和學生發展中心;成立學生創客中心,創建創客大賽平臺,建設創客工坊,引進VR/AR技術;根據學生特長,組建無人機、機器人等特色團隊……新穎別致的特色課程,將社會、學校和家庭三方需求有機整合,學校教學樓上方的一行紅色標語:“精品運中 實力運中 平安運中 幸福運中”,引人共鳴。(新華日報 記者 葛靈丹 王佩傑)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