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保護利用歷史文化遺産當有“慢思維”
此次參加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住建廳廳長周嵐在談到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時,建議確立名城“保護優先”的發展導向和評價體系,提出積極鼓勵各地探索歷史遺存活化利用的多元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産。”這些年來,人們對城市歷史文化遺産的關注程度提高,越發認識到它們的損失情況及後果,“加強保護”顯得越來越緊迫,但這又是一項“急不得”的工作。因為歷史文化遺産無論是保護、活化還是利用,都得“慢工出細活”,太快了容易“糙”,有破壞原有風貌、丟失文化記憶之虞;而且專業人才匱乏,存在老齡化、“斷檔”等現象,吸引和培養人才需要時間,為此建立健全相關制度需要時間。所以,對於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利用等相關事宜,合理運用“慢思維”尤顯重要。
運用“慢思維”,不是容忍拖延懈怠,而是要尊重人才養成和遺存保護活化利用過程的現實規律,除了安排責任落實和任務分解以確保工程進度,還得通過科學精細的頂層設計,在制度、教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等多個方面統籌謀劃,做好“久久為功”的準備。
歷史文化遺産保護活化利用涉及的諸多技藝是“慢的藝術”。有位古建築修復師説,古建築修復最忌快,比如雕花時需要邊雕邊琢磨,很多修復和重建不能靠機械,需要匠人親自爬上爬下、手工調試,工期慢、效率低是正常的。這不是“生産”,而是“創作”,既賦予了作品更豐富的藝術內涵和更長久的生命力,也意味著“個性”和“時間”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因此,建立一套能夠科學培養人才和評估其專業能力、賦予從業者尊嚴的職業制度就非常關鍵。周嵐委員建議加快建立健全傳統建築營造匠師制度,將“專業匠師領銜”作為文物建築和歷史建築保護修繕工程的剛性要求等,而傳統建築營造匠師只是傳承歷史文脈所需的諸多專業人才之一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各種專業人才便是這“器”。
運用“慢思維”,也是城市發展到今天,在優化空間佈局、塑造特色風貌等方面的理念要求。2月在南京市城建城管工作動員大會上,南京市領導要求提升城建城管的“文化品位”,立足“古都”彰顯文化“辨識度”,傳統的要處理好保護和利用的關係,新建的要回答好傳承與弘揚的命題。這一“文化品位”,其實也是市民對城市的需求。
當人們對生活的需求從富足轉向個性與藝術,“慢”的價值漸漸為人所重視。依託于歷史文化遺産的傳統技藝和手工匠人,代表了刻苦的勞作精神、稚拙的藝術態度和樸實的人生智慧,不僅是歷史的、文化的,也是生活的。煥發傳統文化的當代生命力,不能繞開這樣一種生活方式和態度的回歸;而城市,特別是歷史文化名城,尤其應當合理地運用“慢思維”,在保護活化利用文化遺存的同時,及時呼應市民對城市生活品質的需求,並將二者融合為一。
當然,運用“慢思維”,也需要通過制度的完善、技藝的創新和進步來壓縮“慢”中繁冗的部分,讓最終呈現的“慢”是必要的“慢”、藝術的“慢”,使之激發遺存歷久彌新的生命力,賦予城市生活更綿長的韻味,彰顯古都文化之魂。(南京日報 作者 吳雲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