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創新江蘇 >> 正文

蘇州張家港紀委監委建設模範機關

2019-04-08 11:38:32    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羅毅     責編:程茜    

  原標題:張家港市紀委監委蹄疾步穩建設模範機關

  無須揚鞭自奮蹄。2019年以來,蘇州張家港市紀委監委時刻銘記“打鐵必須自身硬”的要求,全面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履職能力,努力建設讓群眾滿意的模範機關,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

  “清風護林”,護航良好政治生態

  2018年6月28日,張家港市紀委監委“清風護林”黨建品牌正式啟動,成為紀檢監察機關加強自身建設、提升工作標杆的“導航儀”。“清風護林”系列活動共包括10項內容,分別為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嚴格落實組織生活制度、提升支部建設品質水準、加強黨員履職能力建設、大興黨內調查研究之風、持續推動機關作風建設、深化內部黨風廉政建設、積極打造“陽光紀檢”、不斷完善管理監督機制。

  3月2日,張家港市紀委監委又依託“清風護林”黨建品牌成立了清風志願者服務團隊,來自全張家港市的46名紀檢監察幹部通過志願服務,積極參與文明實踐,打通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清風’寓意著兩袖清風、公正廉潔,這是我們紀檢監察幹部應有的形象,‘護林’表明瞭我們的職責和使命,就是要做查糾‘四風’的‘啄木鳥’,當好黨內政治生態的‘護林員’。”張家港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李維兵表示。為切實加強政治建設,市紀委監委通過積極組織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及時編發理論學習材料等,引導黨員幹部原原本本學講話,在學懂弄通做實上持續用力;通過上黨課,開展專題組織生活會,找準紀檢監察機關服務和保障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高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高品質。

  拜師學藝,激活隊伍建設“一池春水”

  “30多歲還能拜師學藝,讓師傅手把手地教,真的感謝組織對我們的關心……”在近日舉行的直屬國有企業紀檢系統導師帶教活動啟動儀式上,來自金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許曉東激動地説。

  為加強紀檢監察隊伍自身建設,張家港市紀委監委全面鋪開“導師帶教”活動,明確中層正職以下幹部自願報名、35周歲以下幹部必須參加,以“一盤棋”思想挖掘師資力量,由鄉鎮和國企紀委書記、派駐紀檢監察組長和機關室主任組成導師庫。目前,正式確定63對師徒結對成功,並嚮導師頒發了聘書。

  “導師把自身的‘武功秘籍’悉數傳授,年輕幹部學以致用,逐步從‘門外漢’成長為工作上的‘行家裏手’,紀檢監察隊伍才能有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張家港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茅哲峰表示。

  開展導師帶教活動,是張家港市建設高素質紀檢監察幹部隊伍的一個縮影。張家港市堅持從嚴從緊把入口,採取“公開招考補充一批、全市遴選調劑一批、交叉代職培養一批”的方式,不斷補充新鮮血液,實現“靶向培養”;先後選派10余名幹部參與掃黑除惡、村級巡察等專項行動,把急難險重任務作為鍛鍊幹部的“磨刀石”。2019年初,安排4名鄉鎮紀委幹部和8名紀委監委幹部“雙向挂職”,通過將鄉鎮紀檢新兵“提上來”和讓紀委監委機關年輕幹部“沉下去”,讓他們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幹。

  凈化“朋友圈”,從嚴從實錘鍊隊伍

  清明節前,臨近下班,張家港市紀委幹部管理監督室工作人員忙著給外出請假的各級紀檢監察幹部反饋請假結果。

  張家港市先後印發紀檢監察幹部《外出活動審批備案》《“八小時外”社會交往活動情況報告》等通知,對紀檢監察幹部的監督從“工作圈”延伸至了“生活圈”,真正讓朋友圈“凈”起來,切實消除監督真空地帶。依託蘇州市紀檢監察幹部智慧監督管理平臺,通過大數據抓取,張家港給全市190余名紀檢監察幹部拍了廉潔從政“X光片”,逐一繪製“廉情畫像”。先後對4批24名紀檢監察幹部有關情況進行查核、處置,委領導與上述幹部逐個見面,進行必要的提醒教育。

  “紀檢監察機關不是‘保險箱’,紀檢監察幹部沒有天然免疫力,也會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污染。通過嚴肅生活紀律、強化內部監督,以高壓態勢督促幹部慎獨慎微、慎言慎行、慎欲慎友,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不被濫用。”張家港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張瑋如是説。(新華日報 作者 王輝 邵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