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秀水泱泱,紅船依舊;時代變遷,精神永恒”。4月16日,南京農業大學師生自編自導自演的原創話劇《紅船》在南京農業大學大學生活動中心上演,300余名師生共同體驗“紅色初心”,接受了一場“紅船精神”的洗禮。

演出現場 攝影 戴沛楨
此次舞臺劇展演由南京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朱婭擔任策劃、人文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殷昊罡擔任藝術指導,藝術系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全劇分為四幕,以“一葉紅船承載的紅色基因”為線索,重現毛澤東、董必武、李達、李漢俊等13位一大代表創立中國共産黨的光榮歷程,再現建黨的恢宏時刻,譜寫了一部“弘揚‘紅船精神’、傳承初心使命”的時代讚歌。
“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朱婭表示,排演話劇是學校思政課開展實踐教學的改革創新,《紅船》是她和殷昊罡指導表演專業的學生排演的第4個劇目,注重與學生專業相結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將學生的思政素養有效地融入其專業技能的提升之中。

演出現場 攝影 蔡漪鈴
《紅船》從創作到成功演出歷時6個多月,據殷昊罡介紹,主創人員翻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邊研究邊創作,在還原事實、還原歷史的基礎上,經過多次修改才完成了最終的劇本,在本學期一開學就投入到緊張的排練中。為了讓《紅船》的演出更傳神,主創人員還專門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嘉興南湖參觀學習。《紅船》的學生主演孫文韜表示,這次參觀讓同行的師生主演被這磅薄的革命史詩深深吸引,並且真切地將其內化到話劇的編排和表演之中。
據了解,南京農業大學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育人模式,拓寬育人載體,深化育人效果。馬克思主義學院書記、院長付堅強表示,話劇《紅船》是朱婭老師指導大學生排演的一部原創紅色話劇,結合現代藝術表現形式探索創新思政教育方式。近年來,南農思政課改革實施的“9+5”課程方案,有效整合“第一課堂”與 “第二課堂”資源,在教學中採取了專題教學、演講比賽、每週新聞播報、辯論賽、南京歷史遺存攝見、舞臺劇等多種創新形式,兩大課堂的良性互動,初步形成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協同育人的良好格局。

參演人員合影 攝影 戴沛楨
南京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盛邦躍表示,2019年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思政課創新實踐教學、回溯“紅船精神”,無論是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還是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都是“紅船精神”作為中國革命精神之源的重要內涵,是中國共産黨人至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是鑄就在中華兒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豐碑。(文 許天穎 姜姝 編輯 顧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