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通信息壁壘,實現互聯互通,提升管理效能——溧水城管融入社會治理“一張網”
用“一張網”破解社會治理存在的問題發現難、工作聯動難、基層減負難、群眾辦事難等重難點問題。2018年以來,南京溧水區按照“一張網、五個統一”的要求,將各部門涉及基層社會治理的工作網格全面整合,實現“多網合一、一網運行”。作為並網之一的城管系統,積極整合融入,通過“兩網合一”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兩網合一”打通信息壁壘,問題處置更及時
“以往城管網格和社區網格因分工不同,巡查時都是‘各自為政’,即便一方發現問題,只要不屬於職責範圍便忽略不計,加上部門間溝通渠道未打通,很容易就錯過了問題及時發現的機會。”溧水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像社區巡查時發現小區有搭建違建的跡象,但因未及時通報制止,待城管巡查時違建已開始搭建,這就錯過了將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的機會,也增加了問題處置的難度,容易引發社會矛盾。
融入全區“一張網”後,這一難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據了解,2018年,溧水區創新網格化社會治理機制,按照《南京市社會治理網格劃分規範(試行)》要求,將全區重新劃分了700個綜合網格、227個專屬網格,同步完成了公安標準地址導入和網格數字地圖標注,實現了網格全域覆蓋、不留空白、精準入圖。
網格劃分好後,按照每個綜合網格配備1名專職網格員的要求,人員很快就位,其工作內容也得到了統一。溧水區根據網格員職能定位,從信息民情採集、現場處置、發現上報和代辦服務4個方面,制定了9大類、31個小類、126項工作的網格員職責清單,同時制定了信息採集“一張表”。
在“一張表”內,就包括違建等城市管理範圍內的所有事項。也就是説,融入“一張網”後,通過社區和城管雙方的網格員採集各類社會治理問題,涉及城管問題的,分派至城管系統處置,並將處置結果通過系統反饋給網格員,再由網格員核實處理結果,形成問題的閉環處理。由此,切實打通了部門間的溝通“壁壘”,使信息更加暢通,問題的處置可以更及時;同時也有效減少了巡查次數,避免重復巡查浪費人力資源,提升執法效率。
派駐城管進社區,增強網格力量實施長效管理
為配合“兩網合一”,溧水城管在各鎮(街)建立以區數字城管平臺為軸心的二級區域管理體系,實現指揮、管理、考核一體化,做到城市行政管理重心下移,構建大城管格局,充分發揮城市管理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
以永陽街道為例,為方便開展屬地管理,該街道以社區為單位建立管理網格,社區負責人為網格長,協調網格內城市治理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同時結合城管進社區和綜合執法改革工作,根據不同網格的實際情況,分別派駐一定數量的城管執法人員和協管人員到網格,從而加強網格城市治理力量。
目前永陽街道城市社區、涉農社區共26個,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設立了26個網格,並向網格派駐84名城管隊員。派駐的城管隊員主要履行對主次幹道、背街小巷的大市容和違建管控等職責,成為網格管理的重要力量。
據悉,城管進社區管理以來,在每月數字城管考核中,永陽街道的綜合排名均位居前列,成效顯著。
“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本著這一理念,溧水城管建立了標準化、精細化、長效化的城市治理機制。標準化,即立足城市管理相關標準,狠抓各項考核,如數字城管督辦菜單、城市治理標準化示範單元創建、文明城市測評等,大力整改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突出問題;精細化,則是以背街小巷整治、老舊小區改革、示範社區創建等為抓手,打造城市管理亮點,形成樣板效應;長效化,是利用數字城管考核、上級督辦、12345、12319投訴熱線、網絡媒體等平臺,不斷蒐集城市管理中産生的各類問題,並交辦相關部門進行整改,實施長效管理。(南京日報 作者 孫琳 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