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市服務業增速連續7個季度全省第一 轉型升級加快 産業結構更優
觀察經濟發展情況,既要看速度、看總量,更要看品質、看結構。2019年一季度,南京市上下對標高品質發展要求,以更加科學系統、更為有力有效的舉措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定不移調結構、促改革,取得明顯成效。服務業“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凸顯,産業結構更加優化。
服務業增速連續7個季度領跑江蘇省
根據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南京調查隊的統計,一季度南京市經濟迎難而上,實現地區生産總值3112.17億元,可比增長8.2%,其中,服務業貢獻了重要力量。
一季度,南京市服務業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實現增加值1943.91億元,增長9.6%。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可比增長速度高出全省平均水準2.6個百分點,連續7個季度在全省排名第一。
增加值高速增長的同時,服務業企業的盈利狀況也得到有效改善。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利潤增幅跌至個位數的趨勢得到扭轉,其中,1至2月,南京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利潤66.09億元,同比增長44.7%,增幅較2018年同期上升25.4個百分點。
如果進一步細分的話,服務業的“版圖”中,金融、運輸、網絡零售等領域的表現都是亮點。其中,金融業增加值一季度可比增長12.2%;公路、水路、民航貨運總量增長10.4%;限上批零網絡零售額增長19.8%。
GDP佔比達62.5%,提優産業結構
服務業的較快增長,不僅方便了市民生活、促進了企業生産,也進一步凸顯了其經濟發展“壓艙石”的作用,提優了南京市産業結構。
統計數據顯示,過去南京市的産業結構長期偏重。1978年,南京三次産業結構為12.5:67.5:20。13年前,南京市偏重的産業結構開始發生變化。2018年,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首次叩開“6”字頭大門,達到61%。2019年一季度,三次産業結構又調整優化為1.9:35.6:62.5,服務業增加值佔比再提高1.5個百分點,比2018年同期高出2.6個百分點。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眾多服務業重大項目也紛紛開工建設,為南京市服務業可持續發展增添了活力、積蓄了動力。其中,鼓樓區寧海路商業廣場項目,總投資逾10億元;建鄴區世茂國際廣場二期,總投資84.5億元,涵蓋高端購物中心、五星級酒店、超甲級寫字樓以及城市配套高級公寓等。
南京市發改委介紹,一季度,南京市369個重大産業項目完成投資594.67億元,佔年度計劃投資的27.4%,其中,現代服務業項目已完成投資320.62億元,佔年度計劃的25.98%。
改革創新激發服務業發展澎湃活力
南京市服務業快速發展、産業結構不斷優化,改革創新功不可沒。
南京市發改委服務業處介紹,作為“十二五”全國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之一,近年來,南京一直著力優化服務業工作機制,積極完善服務業産業和空間聚焦發展的政策環境,銳意革除制約發展的瓶頸和障礙,探索服務業新業態、新模式,推進中心城市首位度和服務功能有效提升。
為有序推進服務業綜合改革各項工作,加快創新政策出臺和落地,南京市建立了全市推進服務業發展聯席會議機制、服務業綜合協調例會機制、分級分類目標考核機制“三個機制”。
在優化佈局上聚力載體建設,將打造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作為服務業綜合改革的主要突破口和抓手。經過多年發展,全市已累計培育服務業集聚區62家,涵蓋軟體信息、科技服務、商務服務、文化創意、商貿市場、現代物流、旅遊等10個産業門類,集聚服務業相關企業5.8萬家,吸納服務業從業人員120余萬人。
在培育市場主體上精準施策,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包括:制定出臺優化營商環境100條、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30條;出臺《關於加快推進全市主導産業優化升級的意見》,提出建設“4+4+1”産業新體系。在服務業領域,大力發展軟體與信息服務、金融和科技服務、文旅健康、現代物流與高端商務商貿四大主導産業;推進實施江蘇省生産性服務業“百企升級引領工程”和“百區提升示範工程”,推動我市産業由生産製造型向生産服務型轉變等。(南京日報 記者 鄒偉 范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