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朱遠明 通訊員 徐志軒 王圓圓):5月29日上午,江蘇省高級法院、省司法廳在江蘇省連雲港市召開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建設試點工作啟動會議,江蘇首個市非訴訟服務中心、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與非訴訟對接中心在連雲港市揭牌成立。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夏道虎、省司法廳廳長柳玉祥、連雲港市市委書記項雪龍出席揭牌儀式並講話。

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建設試點工作啟動會議現場 攝影 徐志軒
連雲港市非訴訟服務中心整合司法行政系統非訴訟糾紛化解的職能和資源,綜合運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律師調解、公證、行政裁決、行政復議、仲裁等多種方式,旨在多元化解民事、商事、家事、行政等領域糾紛的創新舉措。目前,非訴訟服務中心設有導引崗、受理登記崗、調解處置崗、協調督辦崗、綜合崗、研判評估崗等崗位,以及人民調解、律師調解、心理諮詢等功能室。市法院訴訟與非訴訟對接中心設立了非訴對接、人民調解、律師、公證和仲裁、在線調解、談話、庭審公開觀看等辦公室。

江蘇省司法廳廳長柳玉祥(右)與連雲港市市委書記項雪龍為連雲港市非訴訟服務中心揭牌 攝影 徐志軒
夏道虎指出,全省各級法院要切實加強與全省各級司法行政機關的協調配合,合力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著力完善“訴源治理”機制,提升矛盾糾紛化解成功率,進一步減輕群眾訟累,有效防控社會風險,為推動江蘇省高品質發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連雲港市法院作為試點參與者,要在思想對接上下功夫;要充分認識“非訴”重在前端治理,具有高效、便捷、保密、非對抗、低成本等優勢,自覺把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作為扭轉案件上升勢頭、打造高品質司法的主攻方向,促進廣大法官集中精力解決更具規則意義的案件;要在機制對接上下功夫,完善甄別分流機制、調解前置機制、分類對接機制、實質化解機制,探索將駐法院人民調解員編入速裁團隊,開展訴前調解和訴中調解,實現分流、調解、速裁、快審有機銜接、有效運轉;要在平臺對接上下功夫,加快研發訴訟與非訴訟糾紛化解機制工作平臺,實現矛盾糾紛在線申請、諮詢、調解、管理等功能,並與司法行政機關通過平臺對接共享案件信息、整合調解資源、在線化解糾紛、分析評估成效;要在措施對接上下功夫,在流程銜接、組織推動、對下督查、通報考評、評先獎優、爭取支持、統計口徑、重點案件處理等方面,加強與司法行政機關溝通協調,不斷增進平臺運行實效,努力創造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好經驗好做法。
柳玉祥指出,“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體現了創新社會治理,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路徑導向,也體現了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破解“訴訟爆炸”難題的現實需求。各試點單位在推進過程中,要堅持發展“楓橋經驗”,構建基層糾紛化解防控體系,通過創建“無訟村居、無訟社區”等載體,努力把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當地;要加強非訴糾紛解決方式聯動補強,構建多元化解標準和責任體系,梳理制定各類化解方式工作清單,打造對接家事、商事、行政、民事四大領域的矛盾糾紛化解“四大平臺”,加強各類非訴解決方式之間的有機“聯動”和“補強”提效,實現矛盾糾紛“遞進式”分層過濾,促進快速高效化解;要強化與訴訟、信訪的有效銜接,構建融通的對接體系,通過在人民法院、信訪部門設立“非訴訟服務中心分中心”,實現平臺對接,推進構建立案登記前、登記後、結案後的委派處理對接機制,探索矛盾糾紛中立評估、無爭議事實記載及司法輔助業務等機制,強化訴訟與非訴之間的流轉互通、效力互認,有效提升非訴糾紛化解質效,全力打造非訴訟糾紛解決“江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