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6月2日,江蘇大劇院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舞臺劇《戰馬》的中文版首次亮相南京,將於6月6日至6月16日在江蘇大劇院歌劇廳上演。舞臺劇《戰馬》是一部集藝術性、技術性、觀賞性三者完美融合的舞臺巨制,自2007年10月17日首演以來,已在全球演出超過4500場,吸引800多萬名觀眾。

南京新聞發佈會現場 攝影 屠景清
舞臺劇《戰馬》中文版由國家話劇院出品、演出,于2015年正式登上中國舞臺。演出通過對人與馬之間深厚情感的細膩演繹,讓和平、友誼、勇敢、堅韌的主題愈加深入人心,在四年多的時間裏先後在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石家莊、天津等地掀起熱潮。
男孩艾爾伯特與一匹名叫喬伊的馬從小就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然而隨著戰爭的到來,喬伊被賣給騎兵上了戰場。戰爭中,它的主人從英國上尉、法國老農,再換到德國騎兵,它曆盡艱辛最終與艾爾伯特再度團聚,劇中很多情節引得觀眾落淚。

戰馬喬伊亮相 攝影 屠景清
據悉,《戰馬》首要的成功因素就是馬偶的運用,受舞臺的特點所限,舞臺劇很難像電影一樣以真實的動物作為主演,《戰馬》巧妙利用了偶這一傳統舞臺道具。中方木偶導演劉曉邑認為,偶可以發揮出更強大的舞臺表現力,呈現出更為客觀、超出生命的舞臺表達,也可以令觀眾更加專注肢體表達的意義。劉曉邑介紹:“操控馬的三個演員在表演中是不能通過語言或眼神相互交流的,他們的配合完全依靠馬自身的動作和反應發出信號。比如馬頭抬起時,馬的身體要立刻做出呼吸上的變化,這個時候馬腿也要立刻做出反應。操控時,任何一個人都可以發出信號,三個人整體的反應時間為0.1秒。”

現場觀眾與喬伊互動 攝影 屠景清
據了解,《戰馬》中文版由中國國家話劇院與英國國家劇院聯合製作,這是兩家國家級院團推出的第一個深度合作的戰略項目。《戰馬》從立項到選拔演員、培訓、道具製作、技術合成等各個環節均由英方指導完成,可以説是一部全方位與國際接軌的合作劇目。 (文 李卉 編輯 顧紅艷)

南京小粉絲上臺互動 攝影 屠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