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京棲霞區由江畔工業重鎮變身宜居新城 燕子磯:江天一覽好家園
5月31日上午,新華日報記者駕車駛上南京濱江大道,穿梭于幕府山燕子磯風光帶,碧空如洗,青山如黛。
“我家就住燕子磯!歡迎常來玩!”南化社區的張志強向新華日報記者介紹,68歲的他出生於此,10年前曾強烈地想“逃離”家鄉,如今卻是再也不想走了。數年間天翻地覆的變化,家的“味道”大不一樣。當年,煙囪林立,污水橫流,人們不得不掩鼻而過;如今,青山綠水重現,江畔風景如畫,居民安居樂業。
壯士斷腕,關停污染企業走出“化工圍城”
燕子磯之變的背後,是南京市和棲霞區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動産業轉型,以“重整河山”的魄力開展生態修復,化工重鎮變身宜居家園。江畔棚戶區居民就地搬進保障房,守望著這裡的涅槃重生。
燕子磯因“黃金水道”長江而興,上世紀末,工業重鎮、化工基地的繁華承載著一代人的驕傲回憶。巔峰期,近20平方公里的區域聚集化工生産等各類企業404家,年産值約320億元、稅收約30億元,是支撐南京市經濟發展的重要稅源地。時過境遷,這些企業環保標準不高、生産排放不達標,讓“第一玲瓏燕子磯”黯然失色。地處南京主城上風向,不時飄出的惡臭對城市影響明顯,這裡成為令人“聞之色變”的重污染源。南京市委、市政府堅決淘汰落後産能,累計投入150多億元,對區域內污染嚴重的企業依法關停,對符合産業政策的企業引導退城入園。如今,這裡完成了所有污染企業的關停搬遷,徹底杜絕了工業排放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重整河山, 江岸復綠160萬平方米
“關停只是第一步,可謂是‘刮骨療傷’,要經歷稅源銳減的陣痛,接下來的生態修復、産業轉型、城中村改造,每一步都是‘大考’。”燕子磯新城建設指揮部常務負責人周華山説,光是治水就讓他們吃盡了“苦頭”。燕子磯地區有北十里長溝西支、中支、東支3條入江河道,總長約13.9公里,長期污水直排,河道黑臭,嚴重影響長江水質。西支水體顏色一天能變五六次,周邊居民稱其為“五彩河”。這條河流被列入省級入江支流重點考核斷面,2016年,棲霞區被罰款5135萬元。2017年起,燕子磯地區先後投入7億元,拆除沿河違法建築4.1萬平方米,完成156個片區的雨污分流工程。2018年,這3條入江河道全部消除劣V類水體,實現穩定達標。“2018年,因為治水得力,獲得省裏生態補償獎勵300多萬元。”周華山説,一罰一獎只能算眼前“小賬”,放眼長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燕子磯地區長江岸線8.5公里,高強度挖沙採石曾讓這裡的江岸和山體變得支離破碎。棲霞區認真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通過市、區聯動,累計投入約45億元,完成了沿岸110家砂場碼頭、78家工企單位的關停拆除,沿線恢復植被160萬平方米,昔日生産岸線全部變為生態岸線。燕子磯居民吳玉謨寫下《燕子磯之春》記錄這裡的變化:“春到磯頭百花開,工人忙把新苗栽,遊客來往復徘徊,一園春意醉心懷。”
民生優先,就地安置讓百姓守望幸福
城市“含綠量”提升,區域的“含金量”凸顯。燕子磯地區迎來地鐵1號線北延、6號線、7號線同步開建,陶行知創辦的曉莊小學復校,仙林外校燕子磯校區、泰晤士國際學校已經建成投用,10萬平方米綜合體育公園即將啟動建設。總投資約350億元的華潤萬象天地、招商花園城等一批商貿綜合體相繼落地,創智科技園、智慧電氣城、文化旅遊古鎮等重大優質項目正在推進。這一原來的城北“塌陷區”正在崛起為新的增長極。“我們推進産業轉型,舊城更新,堅持民生優先,城中村棚戶區居民就地安置,人口沒有外流。隨著商品房的建設,數萬年輕人陸續舉家遷入,未來這裡常住人口將超過25萬人。”燕子磯新城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總規劃130萬平方米的燕子磯保障房,離江邊不到4公里,將容納拆遷居民約1.4萬戶。未來,沿著北十里長溝東支的河畔步道,居民可以跑步到江畔。
“以前一到晚上,大家就關門閉戶、鎖緊門窗,提防企業偷排的臭味;現在大家都走出家門,來到江邊,唱歌跳舞散步……”張志強説,漫步幕燕濱江風光帶、燕子磯濱江公園,“永濟江流”“燕磯夕照”等金陵勝景重現在眼前。在燕子磯濱江公園,還能尋覓到始建於1936年南京電瓷廠保存的“工業遺産”。
棲霞區委書記黎輝表示,燕子磯地區率先進行沿江環境綜合整治,向污染亮劍、補民生短板,打造一個天藍、地凈、山綠、水清的宜居新城,努力探索一條協同推進生態系統修復、産業轉型升級、舊城有機更新的綠色發展之路。(新華日報 記者 仇惠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