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我市公共停車場情況 智慧停車管理平臺月底上線試運行
“停車難”是特大城市治理的共性難題,也是我市目前比較突出的一個“城市病”。6月13日,南京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召開,會議審議了市政府關於城市公共停車場規劃、建設、管理情況的報告。
“過去10多年來,南京經濟高速發展、私人汽車的剛性需求和發展潛力逐年提升。”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人説,截至2018年底,全市機動車保有量達268萬輛,江南六區機動車保有量已達到144.7萬輛。近幾年機動車年均增長率達到20%—30%,遠遠超出停車設施供給總量的增長率。截至2018年底,全市停車泊位總量約152.5萬個,其中江南六區停車泊位總量約103.2萬個、靜態停車泊位缺口約41.5萬個。
為了緩解“停車難”,我市採取了一系列措施。2018年主城區共建成公共停車場65處,新增12994個泊位;2019年至今,主城區公共停車場已建成15處、新增2165個泊位,在建31處、新增9642個泊位。全市累計挖掘閒置土地設置臨時停車場共67處,14082個泊位,主次幹道、支路街巷可以施劃停車泊位的道路已經“應劃盡劃”。市交通運輸局牽頭編制了《南京市主城區社會公共停車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將於近日上報市政府審議。
與此同時,南京市充分發揮公共交通服務效能,目前已形成了以軌道交通為骨幹、地面公交為主體、公共自行車以及輪渡為補充的綜合公交體系,全市公共交通日均運送乘客約550萬人,公共交通機動車分擔率達到了58%。此外,還推動政府機關開放停車服務,實施部分住宅小區、企事業單位停車泊位錯時共享,挖潛開放商業配建停車泊位。
據介紹,2018年市城管局組織對主城區793平方公里範圍內各類機動車停放場所實施全覆蓋普查,形成圖庫一體的數據成果。市政府批准實施《南京市智慧停車建設管理方案》,全市智慧停車管理平臺將於2019年6月底上線試運行。據了解,智慧停車管理平臺投入運行後,將有望實現全市停車聯網管理,在線提供停車誘導和車位預訂服務,可大幅提高停車泊位使用效率。
接下來,南京市還將繼續提高智慧管理水準,整合交通、城管、交管等智慧系統,加快建設南京市智慧停車管理平臺,加快對停車場進行智慧化改造,形成及時有效的管理平臺和共享運行模式,通過停車資源的高效和均衡利用,促進解決停車難問題。(南京日報 記者 許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