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6月15日,在父親節來臨之際,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生物工程系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工作室舉行了一堂特殊的健康飲食文化公開課,專業老師帶著大家品酒、吃肉、説故事、聊健康,飲食文化課堂成了暖暖的“家宴”現場。

食品科技學院同學製作的中國特色肉製品和特色酒 攝影 劉慕霖
課堂上,食品科技學院的同學們把自己親手製作的中國特色肉製品和特色酒擺放在聽課的老師和同學面前。“黃酒本身營養價值豐富,而且生産上比日本的清酒更多了一道煎酒的工藝,産生‘美拉德反應’,形成的褐色物質對人們的健康有益,同時低度酒也具有較好的滋補作用……”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教授、教師黨支部書記李偉講述了與酒相關的專業知識,以及中國酒文化的發展沿革、文化內涵。

李偉講述與酒相關的專業知識 攝影 劉慕霖
加入“現代科學”的火腿肉已經解決了脂肪氧化嚴重、産品鹽分過高的問題;南農燒雞運用了低溫肉製品加工技術,最大程度保留了黃羽肉雞的口感和風味。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國家肉品品質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教授王鵬分別介紹了四種肉製品的文化故事、風味營養和現代生産技術,消除了聽眾對加工肉製品的誤區。
此次來參加活動的大多是來自南京農業大學不同學院的學術研究人員,他們中不少都是“實驗室爸爸”和“科研爸爸”。活動還有一對特殊的父子參加,兒子是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大三學生崔智勇,他邀請父親崔東來一同來到這場“家宴”現場,在濃濃飲食文化中講述自己的專業學習成果,給父親送上了一份特別的禮物。在兩位主講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自發端起了酒杯,為老師、父母斟滿了一杯酒,向他們表達出自己最真摯的感情。

崔智勇(左)向父親敬酒 攝影 劉慕霖
2018年6月,南京農業大學啟動了“雙帶頭人”培育工程,並開展了“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建設工作,首批遴選支持了8個工作室進行建設。此次公開課是南京農業大學與“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在教育載體創新系列活動的第二站,是食品科技學院生物工程系教師黨支部的創新活動。
據了解,6月16日上午,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開展了“科普食話説”系列活動,活動開設科普展板區、産品展示區、科技體驗區和有獎競賽區四個區域進行科普宣傳活動,進一步弘揚傳統食品文化,增強大眾的食品安全與營養意識。(文 陳宏強 陳潔 許天穎 編輯 顧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