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泥壓成餅種菜,水凈化後衝路 橫江大道20萬方泥漿變廢為寶
探索提升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水準,正在施工的江北新區橫江大道快速化改造項目,現場採用環保新科技讓泥漿變廢為寶,泥水分離後,泥壓縮成泥餅,可以種菜或者回填道路,水凈化後則用於道路沖洗。
橫江大道一標段全長3.093公里,于2018年底正式開工建設。南京日報記者在橫江大道與石佛大街交叉口看到一處巨大的工棚作業區,這裡就是泥漿固化處理中心。根據工序不同,處理中心裏分別設置了泥漿池、清水池、混合池、藥劑攪拌池、長達18.5米的帶式壓濾脫水機等。
橫江大道一標段施工單位中鐵四局項目副經理張豹介紹,一標段(緯三路至城南河路),整個施工過程中預計産生泥漿20萬立方米。傳統的工程泥漿處置方式,一般是通過初步沉澱分離進行工地回填,或運送到專門場地堆放,而他們研發的處理技術,可從泥漿中提取80%—85%的凈化水以及15%—20%的固化土。在泥漿中加入絮凝劑,起到泥水分離效果。然後將泥漿輸送到泥漿罐中沉澱,進行多次擠壓,最終輸出到終端變為泥餅。水進入沉澱池,進行凈化處理,最後進入儲水罐。被凈化的水符合國家二級排放標準,可用於道路沖洗、施工用水等,泥餅則用於綠色種植或道路回填。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人們用泥餅種植了不少蔬菜。目前,該處理中心日均處理泥漿3000—4000立方米,實現了工程泥漿的資源再利用。
南京日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市首座工程泥漿處理廠正在建設中。投用後,可滿足主城區所有工地泥漿的處置需求。(南京日報 記者 何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