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6月20日上午,中國藥科大學2019屆畢業典禮在中國藥科大學江寧校區舉行。近4000名來自全國和世界各地的畢業生從德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藥科大學校長來茂德教授手中接過學位證書,由此開啟他們嶄新的人生旅程。

中國藥科大學畢業典禮現場 攝影 崔嘉躍
藥大女博士徐頂巧:放棄江浙優厚待遇執意紮根西部圓夢
“我來中國藥大追夢,我回故鄉陜西圓夢。”在畢業典禮上,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學專業的博士畢業生徐頂巧在發言中道出了自己的志向與夢想。以徐頂巧的科研能力和所取得的成果,出國深造或在江浙滬地區謀求高薪職位都不是難事,但她認為,青年人的就業不應僅僅局限于謀求一份掙錢謀生的“職業”,而應著眼于找尋一項能甘心為之付出畢生精力的“事業”。
“我的家鄉在千里之外的陜西安康鎮坪,是藥大的對口扶貧點。從學校領導到普通員工,藥大師生對鎮坪投入了‘真金白銀’,付出了真情實感。我將秉承藥大人‘精業濟群’的校訓精神,把我所學的中藥學知識與家鄉豐富的中藥資源相結合,助力家鄉逐步做大做強中藥産業,造福一方百姓,為扶貧攻堅大業貢獻一名藥大人的力量。”徐頂巧説。
“最接地氣”校長:連續7年站立11小時發放畢業證書
從上午9點半開始,在中國藥科大學千人大禮堂內,各院係院長(主任)先為本院係畢業生撥流蘇,穿著學位服的畢業生們排著隊等待校長來茂德親自為自己頒發學位證書並且合影留念。從握手、發證書到合影,以平均每個人10秒鐘來算,4000名畢業生就要600來分鐘。除去午飯時間,從早到晚,校長差不多要連續工作11個小時。這一舉動讓很多畢業生都直呼“感動”、“心疼”。

德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藥科大學校長來茂德教授講話 攝影 崔嘉躍
“藥大是一個充滿愛的校園,‘師生為本’不僅應體現在理念上,更應體現在行動上。”今年59歲的來茂德教授調侃道,“校長代表的不是個人,而是學校。學生是大學的根本,善待學生是我們該做的,希望每一位畢業生都能留下美好的回憶。”

來茂德教授(左)為畢業生頒發學位 攝影 崔嘉躍
藥大首推“留聲亭”紀青春:畢業生留下畢業祝福
為了給同學們一個鐫刻大學印跡的機會,中國藥科大學為畢業生們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畢業禮物——一座“畢業留聲亭”。黑紅色的留聲亭在該校圖書館二樓亮相後,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畢業留聲亭”內設有心願箱和留聲筆,畢業生們可走進亭子,傾訴對母校、導師和同窗的美好情誼和深深祝福。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會對本次活動的錄音和卡片進行收集整理,畢業留聲也會進行截取剪輯,在徵得有關畢業生許可後,將在學校廣播臺播放,為畢業生們送上一份特別的臨別記憶贈禮。

藥大首推“畢業留聲亭” 攝影 崔嘉躍
“畢業了,再不善言語、不善告別的孩子也可以在留聲亭裏傾吐自己的內心,留下自己的畢業感懷,以及對大學四年的回憶祝福和對未來人生的美好憧憬。”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黨委副書記郭志波坦言,“‘畢業留聲亭’承載並記錄下了無數不一樣的四年時光,也傳遞了不同的深情祝願,相信對於每一位藥大畢業生都是一份難能可貴的珍貴回憶。”
藥大畢業生“DIY”七彩座椅獻禮母校
臨別畢業,來自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學院的30位畢業生先後來到該校藥用植物園,以巧妙的設計、靈活的雙手、艷麗的色彩為母校“DIY”七彩座椅。

藥大畢業生“DIY”七彩座椅獻禮母校 攝影 楊洋
此次活動策劃人、中藥學院大四畢業生李路遠表示,在畢業前一次植物園的勞動先鋒團實踐活動中,偶然間看到了放置一旁的廢舊座椅,這些座椅外觀雖然比較破舊,但經過簡單修理仍能繼續使用。“於是,我們幾個畢業生黨員決定,在畢業前用自己的‘巧手’為這些廢舊椅子換上‘新顏’,為母校獻上一份美好的祝願。”(文 姜晨 編輯 顧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