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市工業軟體産業蓬勃發展 生産車間悄然變身“智慧工廠”

朗坤的工作人員正在使用設備故障診斷系統實時監控電廠運營狀況。 孫中元 攝
智慧製造,智慧交通,智慧能源……互聯網已然改變了居民生活,而當互聯網與工業生産邂逅,會碰撞出怎樣的智慧火花?近日,南京日報記者隨第十五屆中國(南京)軟博會集中採訪團走訪江寧區多家軟體企業發現,在一大批工業軟體助力下,工業生産愈加智慧化。
有了工業軟體的工業生産車間正在悄然變身“智慧工廠”。在南京科遠智慧科技集團的智慧展廳裏,公司企劃部經理仲從慶展示了一款神奇的三維模型軟體,可以實時查看工廠裏的每個角落、每個工人。如果工人的活動範圍超過了警戒線,系統可以及時報警,避免安全事故發生。此外,隨著控制技術、計算機、通信、網絡等技術的發展,工業自動化産品正迅速覆蓋從工廠的現場設備層到控制、管理各個層次。“NT6000分散控制系統是我們自主研發的一款工業自動化産品,我們稱之為工業自動化‘皇冠上的明珠’,它打破了國外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壟斷。這套系統可解決多變數、非線性、滯後性等複雜對象的控制難題,提高信號傳輸的精度和速度,降低投資。”
工業軟體是構建工業互聯網的基礎。朗坤智慧科技公司展示了全力打造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蘇暢。公司工業互聯網事業部總經理毛旭初告訴南京日報記者:“蘇暢提供從邊緣層到雲端的全面解決方案,將行業知識、行業管理經驗與行業最佳實踐融合,匯集技術研發、産品及服務、項目經驗、客戶資源、工業APP等優勢。該系統能幫助眾多中小工業企業提高資産管理的能力,降低資産管理的成本,提高企業經營效益。”2019年2月,該系統獲得了“工業互聯網平臺功能性能評測四星認證”和“2018年工業互聯網測試床”兩項認證,全國僅5家企業獲此殊榮。毛旭初介紹,未來在技術層面,公司將深化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和行業夥伴共同打造更加精準實用的設備故障預測模型、能耗優化模型、生産安全管控模型和供應鏈優化模型。
工業軟體是長期積累的工業知識的結晶,是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基本組成,是智慧製造的重要支撐。市工信局相關人士告訴南京日報記者,2018年南京基礎軟體和工業軟體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2%,規模位居全省第一。全市共擁有工業互聯網APP約1000項,其中6項入選工信部2018年工業互聯網APP優秀解決方案。未來在蓬勃發展的工業軟體産業助力下,南京製造將更智慧。(南京日報 記者 梁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