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體育為“一帶一路”注入更多內涵—— 2019“絲路信使”國際自行車挑戰賽開啟“送信模式”
自行車選手化身古絲綢之路上的現代驛使,把一封封帶著溫度的家書送給遠方的親人,這是正在舉行的2019第三屆“絲路信使”國際自行車挑戰賽中的故事,來自全國各地的8名業餘車手,從泰州出發,穿越51座城市完成上百封書信的傳遞任務,其中最遠一封信將送至歐亞大陸分界線-阿特勞。

作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全民健身活動,同時也是全國“一帶一路”項目“民心相通”的重要工作內容,“絲路信使”活動在多方部門的共同推動下,已經連續舉辦三年,這項賽事一經推出就産生了巨大的影響力。與往年相比,今年的“絲路信使”國際自行車挑戰賽在賽事內涵上下足了功夫。除了原本的賽事之外,今年特意增加了長三角地區環賽,為正式出行熱身,選手們22日從上海出發,途經蘇州、嘉興、湖州、無錫、常州、鎮江、南京、揚州,最後回到泰州,從泰州踏上“絲路信使”國際自行車賽的征程。賽事的總長度今年也有所突破,達到8552公里,途經兩國八省51座城市,賽事總長度目前名列亞洲第一、世界第二。
賽事注重“信使”內涵。據了解,今年賽事比賽期間,主辦方在體育文化上下足了功夫,今年的“絲路信使”國際自行車挑戰賽在比賽期間將發行2000枚紀念封。紀念封融入多層元素,右上方有配套啟用的“絲路信使”彩色郵資機宣傳戳,圖案充分結合絲綢之路、郵差信使等元素,契合“絲路信使”賽事主題,即:絲路信使融入郵文化,以賽事為平臺,融合了“一帶一路”、體育援疆、民族團結、文化傳播、經貿合作、旅遊開發、教育交流六大層面意義。

進一步提升群眾體育文化活動的社會價值。“絲路信使”自行車賽是以文化交流為核心,結合群眾體育、體育文化等,打造出的全新自行車賽事品牌,擴大體育對外交流。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比賽的8名選手均是業餘選手選拔而來,除了泰州本地舉辦的發出活動,每到一地,“絲路信使”都受到沿線城市騎友們的熱烈歡迎,他們通過陪騎迎接車手,“絲路信使”則通過交流會等形式,分享騎行經驗,暢談沿途文化。江蘇省社科院原院長宋林飛表示,“‘絲路信使’自行車賽在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社會參與、協同推進、群眾體育等方面都做的不錯,為社會辦體育開了個好頭。未來還需在傳媒關注價值、志願參與價值、多方遊學社會價值、促進民眾健康社會價值方面進一步提升。”
可以説,“絲路信使”國際自行車挑戰賽從創辦之日起它就不僅僅是比賽,而是以賽事為平臺,打造的融合“一帶一路”、體育援疆、民族團結、文化傳播、經貿合作、旅遊開發、教育交流的大型體育文化品牌。省體育局副局長熊偉表示,“‘絲路信使’自行車賽是‘一帶一路’的重要實踐,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根本基礎,它將一東一西兩片土地用體育架起民族團結的橋梁,不僅使得體育援疆、援陜的內涵更加豐富,更成為民族文化聯繫、溝通、交流和凝聚的紐帶。” (中國江蘇網 記者 呂翔 張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