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推行擬發幣方案 47名鼓樓“好人”獲贈“時間存款”
目前,南京在全國率先從市級層面推廣“時間銀行”這一互助養老模式。9月4日,南京日報記者從先行試點的鼓樓區獲悉,該區養老服務時間銀行正全面升級,推行擬發幣,其中獲得過區級以上好人稱號的,可獲贈80個小時“時間存款”。
2018年,為響應國務院號召,南京市成立了以鼓樓區為試點的首個區級時間銀行,在全區推廣進行探索。志願者在相對年輕時,用服務存儲時間,等到年滿60周歲,就可提取時間兌換相應服務。
“在實際操作中,我們為了控制時間銀行的貨幣規模和流通平衡,嘗試製定了一系列擬發幣方案。”鼓樓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像獲得過區級以上好人稱號的老人可獲得80小時的時間幣贈予,每小時以60個時間幣計算,相當於存了4800個時間幣。目前,該區已完成47名鼓樓好人的時間幣發放。
因為曾獲得“南京十大好人”稱號,耄耋老人趙成喜的“時間銀行”賬戶裏獲贈了80個小時的“時間存款”。今年62歲的王莉是一名退休醫生,現在是社區的“健康顧問”。每次趙成喜需要護理、助浴的時候,都會由老伴用鼓樓“時間銀行”小程式下單給王莉,然後用時間幣支付給王莉作為服務“報酬”:溫水擦浴需要30個時間幣,面部清潔和梳頭需要15個時間幣……各項服務都有“時間價碼”。
今年剛滿60周歲的鼓樓區居民程沂蒙,2017年度獲得中國好人的稱號,因此領取到了80個小時的時間幣。程沂蒙表示,有了時間銀行這個平臺後,也想通過自己現在的服務時間,為自己和老伴再多積累一些被服務時間。
根據民政部門統計,從2018年10月,鼓樓區時間銀行線上線下全面啟動,截至2019年9月已有55家網點正式運營,註冊志願者1689名,開展志願服務人次97759次,捐贈時間735小時,其中534小時已用於贈送老人。(南京日報 記者 馬道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