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9月8日下午,“羅瑪家庭教育啟幕儀式”在南京圖書館舉行。活動由南京媒體藝術家園承辦,特級教師、高校教授、書畫大家、文學名家等紛紛亮相,就當下教育的熱門話題展開交流。

嘉賓們在揭牌後留影
來南京創業20餘年的張榮,企業轉型投身教育事業,他自費到全國各地學習辦學經驗,引進新穎的辦學模式,創立羅瑪家庭教育品牌。當天的啟幕儀式,由南京電視臺《藝事薈》主持人、藝術家園群友劉柳主持,特級教師吳曉茅和書畫家、鑒賞家蕭平,教育學者戚若予,作家祁智,南藝教授邢健健等以羅瑪家庭教育顧問的身份亮相。

書畫家、鑒賞家蕭平(右)與羅瑪家庭教育董事長張榮
活動中,張榮首先分享了他執著于家庭教育的過程,講述了自己針對許多家庭父母教育孩子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推出《智慧父母必修的‘大家學堂’12堂課》教學大綱,涉及“文學、表演、音樂、商道、心理、家教、書法、繪畫、語言、國學、競技、佛學”等內容,力倡中國家庭父母提升文化境界、拓展家庭施教思維,培養具有高素質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孩子。
南京教育事業的代表人物吳曉茅從三個歷史故事聯繫到現今的教育格局,對羅瑪家庭教育的價值取向和發展思路提出了中肯建議。書畫藝術家蕭平則從自己的孫子和外孫女週末上輔導班的事情説起,他認為現在很多家長確實比較焦慮,大家都在追求“實用的教育”。但他恰恰想分享的是“並不實用的教育”,他表示:“豐子愷認為,最好的藝術是無用的,同時又具有大用,那就是安慰人們的靈魂。對於孩子的教育,美育應該要放在相當重要的地位。”

特級教師吳曉茅
對於家庭教育,蕭平認為不需要心急,“每個孩子情況不同,有的有先發優勢,有的有後發優勢,不能一概而論,孩子的教育不能操之過急。”

教育學者戚若予
戚若予則談到家庭教育中的幾個關鍵詞:視野、格局和選擇。在他看來,家長過於焦慮,對孩子的成長不利。(文/圖 梁平 編輯 顧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