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朱遠明 通訊員 孫銀軍 畢士清 田雨凡):2019年以來,江蘇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提高政治站位,堅守安全底線,踐行改造宗旨,緊緊圍繞高品質建設“新時代全國一流的現代監獄”目標,紮實抓好服刑人員的改造工作,綜合運用思想教育、心理矯治、技能培訓、社會幫教等提升改造品質,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深化愛國主義教育
“你是這樣風雨兼程,你和百姓同心同行。就像樹木紮根大地,就像種子和泥土相依。風裏雨裏航程壯麗,千里萬里陽光在心裏。我的夢想照耀前方,你的信仰點燃勇氣……”江蘇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紅色教育”課堂正在播放愛國主義教育紀錄片,激昂的歌曲襯托出祖國的大好河山更加秀麗。
據教育矯治支隊民警石敏介紹,此次“紅色教育”課堂上播放的是愛國系列紀錄片《永遠的初心》《厲害了我的國》《復興之路》,江蘇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根據服刑人員情況制定了相應的教育課程,比如定期開展升國旗儀式、組織愛國主題教育演講比賽等,通過不同的教育載體讓服刑人員更直觀地了解到國家是如何艱苦創業、砥礪奮進,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
據江蘇省未成年犯管教所黨委書記、所長史永福介紹,江蘇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統籌推進以政治改造為統領的“五大改造”落地見效,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秉持以文化人,發揮先進文化滲透力,強化政治引領,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
突出因人施教
“叔叔阿姨,我不奢望你們能原諒我,但是我將用我的一生去彌補我的過錯,對不起,真的對不起。”幫教會上,六管區服刑人員安某講出了他一直深藏在心底的話。
據江蘇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副所長于海永介紹,對於自控力相對較弱的未成年犯來説,適當的引導和因人施教是必不可少的。近年來,江蘇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正在著力打造教改特色品牌,開展書法、繪畫、音樂、茶藝等課程,成立的“暨南學校”重在促進未成年服刑人員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根據未成年人的特點編寫了部分教材,填補他們之前的教育缺失,通過讀書讓他們明理,進而辨別是非。
“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結合服刑人員的興趣愛好取向、個人特長特點和回歸就業需求,重點培育開發了布藝創作、藝術摺紙、蛋糕烘焙、秦淮紙燈等興趣項目。”江蘇省未成年犯管教所黨委副書記、政委江虹説介紹説,引導服刑人員積極改造、參與公益項目,也是為了將他們所學的技能轉化成具有社會意義的行動。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每天晚上我一閉上眼睛就會看見我奶奶,她什麼也不説,就是一直哭——我對不起我奶奶。”九管區服刑人員孫某對管區副教導員倪永波訴説他的煩惱。
倪永波介紹説,孫某一直寢食難安、焦慮難平,白天總是萎靡不振,注意力無法集中,而且反應遲鈍,晚上又對著墻發呆,不肯睡覺。“我們發現孫某的情況後,及時向管教所‘海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進行申請,對其進行心理干預,希望能幫助他走出陰影,正常生活。”倪永波説。
教育矯治支隊支隊長笪遠新介紹説,近年來,江蘇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組建“海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積極探索運用心理學技術教育矯正服刑人員,目的就是要將這些迷途少年拉回正軌,更重要的是努力降低他們的再犯罪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