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京各區(新區)政務服務中心 本月底前普設“市人大代表聯繫點” 523名市人大代表每年至少參加1次直接接待群眾活動
鼓樓區“人大代表聯繫點”在鼓樓區政務服務中心揭牌後,人大代表接待群眾。
從制度上根本解決“代表不知在哪接待群眾”“群眾不知到哪找代表反映問題”的尷尬,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中獲悉,南京市人大常委會決定於2019年9月底前,在全市各區(新區)政務服務中心普遍設立“市人大代表聯繫點”,523名市人大代表每年至少參加1次直接接待活動。
浦口區政務服務中心位於江浦街道象山路4號,中心三樓正對過道就是區人大常委會設置的3個人大代表接待窗口。“來這裡辦事的群眾多,窗口的位置很顯眼,百姓一上樓就能看到,很方便群眾來訪。”浦口區人大常委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揚子晚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面向接待窗口左手邊墻上的顯示屏,公示著即將接待人民群眾的兩位人大代表情況,並明確了接待內容是“聽取人民群眾的建議、意見和要求”。
“百姓反映的問題、意見,後續如何處理?如何反饋?”在接待窗口的“接待情況登記表”上,記者看到對百姓反映的問題,區分為經濟發展類、社會事業類、民生保障類等8類來區分登記。
“這些問題有三種處置方式:屬於人大監督範圍的,交由‘一府一委兩院’進行辦理答覆;屬於群眾個人信訪訴求的,由區政務服務熱線轉交相關單位辦理;對於涉及面廣且確有價值的,存為代表建議線索,引導我們代表在充分調研後提出更具針對性的議案和建議。”雷進寶代表介紹。
接待窗口的統計表上顯示,一年來,人大代表共收集登記群眾意見建議112件,其中42件由代表當場聯繫答覆;53件轉交政務服務熱線處理;17件納為代表建議線索。
“2018年,有百姓反映香山路擁堵的問題,我們區人大代表在年初人代會上整理提交了建議。”浦口區人大常委會負責同志介紹,目前,這條建議被列為區人大常委會“1號代表建議”,由區人大常委會主要領導督辦。
8月14日,南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研究通過了《關於在我市各區政務服務中心建立市人大代表聯繫點工作的實施意見》,將“市人大代表聯繫點進政務服務中心”作為一項制度性安排固化下來,明確“今年9月底前在各區(新區)政務服務中心普遍建立市人大代表聯繫點”。
“政務服務中心是政府設立的集中辦理行政許可、行政給付等的綜合性管理服務機構。平時到政務服務中心辦事的群眾人數多、結構多元、受眾面廣。”市人大常委會人代聯委相關負責同志説,在這裡建立市人大代表聯繫點,便於代表深入了解政府部門的工作情況,掌握政府部門服務群眾的工作狀態,收集人民群眾對政府部門的意見建議,為代表有針對性地開展調查研究,提出高品質的議案建議創造了有利條件。
《實施意見》明確,聯繫點至少要達到有聯繫點標識、有接待指南、有安排計劃、有工作記錄、有辦公設備、有專人管理的“六有”的標準,為代表聯繫群眾做好服務保障。在具體接待安排上,南京市人大常委會也作出了“剛性”要求:各區(新區)要統籌安排本行政區域內的市人大代表每月不少於2次輪流在聯繫點接待群眾;每位市人大代表1年內至少參加1次直接接待活動。
“百姓反映的問題意見必須有處理、有回應。”為此,市人大常委會特別強調,要建立健全人大代表聯繫群眾的意見收集、問題交辦直到問題解決反饋這樣一個完整機制,真正提升百姓滿意度,增強群眾獲得感。(揚子晚報 記者 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