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立足功能重構 衝刺産業高端 堅守生態優先 金壇:提升能級,奮進蘇南第一方陣
“金壇發展正處在一個重要歷史關口。”新華日報記者採訪時,金壇區委書記狄志強援引金壇區委十三屆七次全會報告的第一句話開宗明義。五年追趕式發展,高品質發展與高速度增長同頻共振,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保持蘇南前列。狄志強表示,在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下審視金壇的後發優勢,要打造區域快速通勤地、産業創新共同體、生態綠色宜居城,提升城市能級,奮進蘇南第一方陣。
打開格局,
搶抓第四次機遇融入長三角
在狄志強看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繼鄉鎮企業、外向型經濟、創新驅動發展之後,金壇面臨的第四次重大機遇。地處長三角腹地,金壇要通過功能重構,從腹地轉為上海、南京兩大都市圈的交匯點。
區域通勤圈越來越大。融入上海、南京、杭州“一小時通勤”,周邊城市“半小時通勤”,成為金壇充分融入“長三角協同建設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的關鍵一步。金壇正在積極構建“兩高鐵、五高速、三快速”交通體系,推動金壇成為江蘇新中軸樞紐節點城市。
在上海、深圳佈局基礎研究,在金壇深耕成果轉化和産業創新正成為一批上市公司的新選擇。走進剛剛落成開業的信維通信江蘇科技園,該項目正以日新月異的“信維速度”快速打造全球領先的高端科技産業基地。作為全國首家上市的天線公司,信維通信主要從事天線及聲學組件、無線通信和物聯網軟硬體等業務。江蘇信維通信總經理丁國榮表示,金壇是信維通信在深圳、北京以外打造的第三個産業基地,也是公司組建以來投資最大的一個産業園和生産基地,打造射頻核心技術零部件生産基地和設計研發中心、測試中心、銷售中心。
加快轉型升級創新發展,金壇一手抓高端産業,一手抓高端人才。用世界眼光佈局,中德、中日、中韓産業園和華羅庚科創中心相繼落地,推動科技與産業深度融合。河海大學常州新校區項目總投資60億元,將在金壇建設以機械工程與智慧製造學院、人工智能學院、物聯網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金融學院、運載工程學院、設計藝術學院、生命科學學院以及華羅庚學院(拔尖人才培養學院),等為重點的河海大學常州新校區,同時,與世界知名大學合作,建設中法、中德、中加等合作辦學機構。
從大交通、大産業到大教育、大醫療,金壇全面匯聚長三角優質資源,進一步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增強創新活力,以人才集群發展推高城市能級。大力引進上海優質教育、醫療資源,支持河海大學建設醫學院,塑造金壇教育、金壇醫療品牌。
轉型升級,
智造引領實現彎道超車
“一天干兩天活、一年做兩年事、五年成十年業”,金壇高品質發展和高速度增長的背後是一股精氣神。攀登全球價值鏈高端,金壇把目光聚焦在新能源汽車、移動智慧終端、5G移動通信網絡和光伏新能源為代表的“三新一特”産業,2019年上半年簽約引進項目62個,協議投資總額182.5億元。
注重引進“小而美”的精緻産業項目,一批重大項目先後落戶,金壇正在發生著一場靜悄悄的産業變革,利用外資含金量不斷提升,簽約引進外資項目10個,協議投資總額5.9億美元,其中單體投資超3000萬美元項目6個;其中簽約引進德資項目6個,協議投資總額1.9億歐元。
以畝産論英雄倒逼發展高品質,金壇規定地上建築面積不低於用地面積的1.5倍,且一次性建成。狄志強認為,開發區建築的高度也意味著産業的高度,未來這些創新載體要大力引進生産製造、研發等企業,推動企業上樓,實現園區經濟和樓宇經濟的優化升級。
金壇經濟開發區的智慧製造産業已形成相對完整的産業鏈佈局。安全檢測設備領跑者同方威視在金壇建設全球生産和研發基地;以中航鋰電、北電愛思特、長城蜂巢為龍頭的綠色電源産業騰空而出,金壇現已形成全球最為完整的光伏新能源産業鏈;信維通信、南方光纖、飛榮達、勝偉策、索爾思等5G移動通信網絡、移動智慧終端企業深度聚合,助力金壇智造實現彎道超車。世界排名前三的5G基站晶片美國索爾思項目填補了國內高速率鐳射器晶片生産能力的空白。飛榮達高導材料項目,湖畔光電OLED微顯晶片、普宸電子智慧感測器等項目不斷刷新智造新高度。
綠色發展,
“點土成金”打造百姓福地
金壇自古享有“江東福地”之美譽,現在更是百姓心中的幸福城。緊扣百姓關切,推進惠民富民。在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期,金壇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2019年,在交通部全國“最有詩意的路”評選中,金壇“樂道金壇之綠野仙蹤”獲全國第一名。沿著金壇茅東水庫,“綠野仙蹤”途經尋仙路、訪仙路、望仙路、遊仙路、仙姑路,蜿蜒穿行于山水之間,映入眼簾的是金壇美好生活的現實模樣。
一粒米,實現了“點土成金”的傳奇。從茅山老區、省級貧困村發展成為村強民富生態好的全國文明村、一村一品示範村、全國示範合作社,黃金村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振興樣本。黃金村第一書記嚴清華説,“我是上世紀50年代初出生的農民,經歷了新中國成立農民站起來的快樂,又見證了改革開放後農民富起來的喜悅,正在參與鄉村振興強起來的實幹。”黃金村引進省農科院專家團隊,先後建立1000畝有機稻米基地以及超級水稻、彩色稻米育種基地,成為省內有機、綠色稻米認證面積最多的特色村。
兩山兩水六分田,金壇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金壇強化“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理念,留住綠水青山,惠及廣大百姓。先後投資30多億元,對茅山核心區礦山開採全部叫停,並對生態環境進行有效整治,還原茅山生態本色。目前,正在實施的長蕩湖網圍拆除、退圩還湖、湖底清淤、圩堤建設、來水整治、生態修復等工程,總投資將超100億元。先後投資20多億元,將錢資湖精心打造成精緻的“城中湖”,讓百姓足不出城就可以享受到自然的美景,感受到藍天綠水帶來的愜意。(新華日報 記者 蔡 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