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成就展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展出。見習記者 陳儼攝
“江蘇以佔全國1.1%的土地、5.8%的人口,創造全國10.3%的生産總值,為全國發展大局作出重大貢獻。”在江蘇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成就展“闊步新時代”展廳,“共和國同齡人”張金髮老人喜滋滋地向老伴復述展板上的內容。
國慶長假期間,不少市民來參觀“成就展”。“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手錶、自行車、縫紉機、收音機‘三轉一響’是婚禮的標配,收音機作為財富的象徵被放在最顯眼的地方。”在展廳內,凝視著陳列在玻璃櫃裏的老式收音機,50歲的周阿姨對記者説。
如果把一個省比作一棵參天大樹,那麼實體經濟就是它深埋地下的根,根深自會葉茂。從國營老廠發力到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從發展開放型經濟到實施創新驅動戰略,70年厚植實體經濟,“江蘇製造”馬達強勁,蹄疾步穩。數據顯示,江蘇經濟總量由1952年的48.4億元躍升至2018年的9.26萬億元。
“這個車,我也能開。”站在徐工集團明星起重機XCA220前,退休前曾擔任綜合修理廠廠長的李建業十分感嘆。“徐工集團和阿裡巴巴聯合打造‘徐工雲’,通過運用物聯網技術,實現設備的互聯互通。”徐州展廳展示的“世界第一吊”模型前,工作人員張飛翔介紹徐工集團從“製造”到“智造”的跨越。
“江蘇製造”享譽全球,製造業總産值約佔全國1/8、全球3%,全國超過1/5的高新技術産品出口來自於“江蘇製造”。“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振興號”盾構機、“神威·太湖之光”……展覽入口處兩邊排開的“大國重器”模型,集中展示江蘇實業“家底”。70年滄桑巨變,砥礪前行。從2019年回望1949年,一路走來,江蘇人不忘初心再出發。 (記者 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