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載譽歸來的“江蘇智造”彩車吸引了無數觀眾——以奔跑姿態傳遞江蘇精氣神

10月11日,“江蘇智造”彩車亮相“江蘇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成就展”。 新華日報 見習記者 陳 儼 攝

10月11日,“江蘇智造”彩車亮相“江蘇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成就展”。 新華日報 見習記者 陳 儼 攝
10月11日,南京國際博覽中心,江蘇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成就展上游人如織,氣氛火熱。剛從北京“轉場”歸來的“江蘇智造”彩車,吸引觀眾紛紛打卡合影,共同分享國慶慶典的喜悅和榮耀。
奔跑、趕超、騰空、拋接、飛躍……7位95後表演者興奮地重登彩車,在“蛟龍”號上,在“鋼臂螳螂”下,在巨型跑步機間,他們拿出訓練中最高難度的動作,再次展現8000萬江蘇人的精神姿態。
兩分鐘錶演結束,表演者們大汗淋漓。“除了跑步和擺造型之外,我們還練習甩、拋、接等高難度動作,今天終於在家鄉人民面前亮相了!”隊長付智告訴新華日報記者,國慶當天,觀眾看到的表演時間只有16秒,但實際上,彩車隊伍經過北京飯店之前,表演已經開始了,一直到天安門華表柱附近,一套動作循環演示,時間長達一個多小時。
7月下旬開始,他們每天要花8個小時的時間訓練。“1日中午剛演出完,我第一時間給家裏打電話,我媽激動地哭了。”江蘇技巧隊隊員張峻碩説,跑步機在動,人在動,車也在運動,同時都在變化的三者疊加到一起,對表演者來説,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在平時的訓練中,導演組還會通過踩剎車、突然加速或人為推一把,故意給演員製造‘麻煩’,以增加訓練難度。”
“蛟龍”號上,身穿藍色服裝的男演員郭培不斷定格奮進的姿態。今年24歲的郭培已經兩次獲得世界技巧錦標賽大獎。“國慶當天,淩晨3點多就起來化粧,真的辛苦,但是又很激動,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當天,參與彩車設計、製作、表演的多家單位都來到現場。“彩車承載了8000萬江蘇人民對祖國的祝福,最終能夠完美地呈現,背後體現的是江蘇人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和昂揚向上的拼搏精神。”蘇豪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正喜説。
彩車製作背後的故事同樣精彩。有人為趕工期推遲婚期,有人快退休卻選擇加班,彩車完美呈現的背後是團隊的精誠合作。“7月,彩車在航天晨光集團的廠區進入製作階段,當時正值高溫酷暑,廠房裏用冰塊降溫,工人們加班加點趕工期。”航天晨光集團工藝總工程師李星原表示。
航天晨光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孫強告訴記者,在拿到最終三維模型效果圖後,經常熬夜反復計算應力分析,反復琢磨發電機位置,反復認證。“萬無一失,萬萬無一失。兩個多月,這句話一直牢牢嵌在我的心裏,直到目送彩車駛過天安門廣場。”孫強説。
“江蘇彩車,太出彩了!”得知“江蘇智造”彩車載譽歸來,不少觀眾第一時間趕來,與這輛濃縮江蘇元素的“大寶貝”親密接觸。
“來,你站到這兩個大字底下,我給你拍張照。”85歲的南京師範大學退休教師馮煒民,正指揮著給同歲的老伴合影留念。站在彩車前,馮煒民用“心情舒暢,格外自豪”八個字來形容自己的感受:“7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江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高校角度來看,無論是規模、速度還是品質,江蘇的發展都是突飛猛進的。”
“無論是外飾、整體設計思路還是製造水準,江蘇彩車都是非常出彩的。”雖然不是江蘇人,但與彩車“朝夕相處”,航天思創(北京)科技的郭士興忍不住為江蘇彩車點讚。
踏著雲錦與書卷而來,彰顯著水鄉水韻、俊採星馳的“江蘇味道”……國慶當天,南京大學江寧環保研究院的李保菊在電視裏看到“江蘇智造”彩車就被“種草”,當天來到現場更覺震撼:“人文的底蘊、現代的氣息、精巧的構思、動態的展現……真的太漂亮了,感覺比電視上還要壯觀。”
“我們是搞通信的,無論是5G還是物聯網發展,江蘇開啟萬物互聯新時代,讓智慧生活精彩綻放。”對於彩車上展示的江蘇“智造”實力,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老師姜敏敏有切身感受,“我會在工作崗位上繼續努力,期待我們江蘇越來越好。”
你追著我,我趕上你,始終以奔跑的姿態奮鬥在追夢路上,“江蘇智造”彩車是江蘇70年砥礪奮進的縮影,更映照著“強富美高”新江蘇的未來景象。 (新華日報 記者 楊頻萍 陳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