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手工藝日漸式微的今天,非遺技藝的空間被壓縮。“文旅融合看江蘇 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2019全國主流媒體專題采風團的近40名記者齊聚揚州,探尋非遺傳人的執著與匠心。

揚州盆景博物館

揚州盆景博物館
在揚派盆景博物館的一樓大廳,展出了許多揚派盆景精品。據工作人員介紹,揚州盆景與蘇派、川派、嶺南派和海派並稱為中國盆景藝術“五大流派”。采風團記者見到了正在精心養護盆景的傳承人,只見他先將盆景的葉片捆起來,一片片的校正,動作精細至極,正是這樣經過多年精心打磨,才成就了今日的盆景精品。揚派盆景在取材自然、師法造化的基礎上,汲取中國傳統人文價值和審美理想,融詩、書、畫、技為一體,涌現出眾多各自代表性的精品佳作。

采風團來到瘦西湖

泛舟瘦西湖
泛舟瘦西湖,來自中國旅遊報的記者邰子君説:“瘦西湖宛如溫婉的女子,每一次來瘦西湖都有別樣的感受。”瘦西湖講解員陸瑤帶采風團記者們來到1757美食街坊,這裡聚集了許多的非遺文化大觀,遊客們圍觀糖畫、面塑、淮揚美食技藝。瘦西湖景區注重非遺與旅遊融合,傳統文化與新生活方式的表達,通過非遺市集、非遺美食、非遺體驗、非遺演藝等,讓遊客從視覺、聽覺、味覺等多角度地感受非遺,領悟傳統文化的魅力精髓。

聚焦淮揚美食

淮揚美食書場
采風團記者們在趣園淮揚美食書場體驗到了別具一格的揚州特色“吃”文化。據了解,揚州正式推出5家淮揚美食書場,滿足遊客多樣化食宿需求。“美食書場”是揚州全力打造文化旅遊新亮點,該項目在美食+文化、美食+旅 遊、美食+禮儀融合方面大膽嘗試。

走進揚州雙博館

走進揚州雙博館
中國古代的雕版印刷技藝被譽為人類印刷史上的“活化石”。作為中國雕版印刷發祥地之一,揚州保存著極為豐富的雕版印刷文化遺産。揚州的雙博館是一個簡稱,它具體指的是揚州的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和新館,東邊就是雕版印刷博物館,西面便是新館。

雕版印刷技藝
每年慕名來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的人有許多。來自上海的遊客徐賢,在參觀了揚州個園和瘦西湖後,特意來到揚州雙博館後,他告訴記者:“在揚州雙博館,感受到了歷史的魅力,受益匪淺,原來揚州有這麼多非遺項目啊,回上海後要多向親戚朋友介紹揚州的美!”

揚州東關街夜遊

揚州古運河夜遊
據了解,揚州市目前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名錄3項,目前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231項,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豐富。文旅融合為推進揚州旅遊高品質發展帶來了新機遇,揚州主打“非遺牌”,以旅遊業為優勢産業,充分挖掘特色文化,將文化與旅遊有機結合。文化旅遊的資源和産品讓市民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讓來旅行的旅遊者更有獲得感和認同感。
揚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非遺處工作人員表示,文旅融合,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角度,融合在揚州旅遊的遊覽線路中,把非遺的傳習所、展示館(廳),非遺大師示範工作室等這些非遺空間有效地結合起來,以旅遊線路的形式有效的串聯。(中國江蘇網 記者 梅源 朱甄宇 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