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創新江蘇 >> 正文

淮安市淮安區水脈文脈交相映 運河兩岸好風眺

2019-10-31 09:20:25    來源:人民網     責編:程茜    

  原標題:淮安市淮安區:水脈文脈交相映 運河兩岸好風眺

(頭條)淮安市淮安區水脈文脈交相映 運河兩岸好風眺

  航拍河下古鎮 供圖 淮安區委宣傳部 

  “一條邗溝打通了春秋的記憶,從隋朝走來,一路水色。大運河打通了中國的神經。大明朝踞于中段的淮安府,槳聲燈影裏忙著開張……”這是江蘇淮安市淮安區作協主席于兆文的詩句,詩的名字叫《運河邊上的淮安府》。

  大運河之於淮安,意義非同小可。尤其是明清以來,以漕運總督、河道總督駐節於此為標誌,成就了淮安歷史上的繁榮期。淮安區是淮安老城,大運河流經這裡有32公里長。隨著5年前京杭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也進入了淮安人的發展著力點。

  落實到淮安區,區委書記徐子佳表示,圍繞打造獨具地方特色的大運河文化帶,淮安區“著力打造‘一鎮三城四帶’,即河下古鎮,運河水城、淮揚美食城、漕運都城,文化遺存保護帶、文化旅遊生態融合帶、運河文化創意産業帶、運河文化經濟帶,使其成為淮安區的一張閃亮名片與鮮明標識。”

  保護開發兼顧 讓全域旅遊鋪開來

  文化遺存是無聲的歷史。走馬京杭大運河淮安區段,每一處遺存都有説不盡的歷史抑或傳説。“河下古鎮的青石板訴説著南船北馬的繁華,末口遺址昭示著運河的古老,總督漕運部院遺址見證了漕運中樞的顯赫……”淮安區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金志庚對此如數家珍。

  金志庚告訴記者,淮安區目前擁有74處運河文化遺存,包含水道、水利工程設施、航運工程設施、古代運河設施、管理機構和各類非物質運河文化遺産。其中,淮安區裏運河文化長廊是保存最完好的古運河遺址。古城內,蕭湖、勺湖、月湖“三湖連珠”,形成一城古跡半城湖的宜人風光。

  “後申遺時代”,淮安區如何保護大運河文化遺産?記者了解到,該區按照“以水為脈、串點成線、連線成帶”的思路,堅持經典規劃,先後邀請阮儀三、朱光亞等國內知名專家,編制完成《河下古鎮歷史街區保護性詳規》《總督漕運公署遺址保護及漕運史博物館建設規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大運河遺産保護規劃》《裏運河文化長廊概念規劃》等多部單體規劃和控制性規劃,逐步完善了大運河遺産保護規劃體系。

  與此同時,淮安區創建了大運河文化遺産監管平臺,借助“互聯網+”,初步實現了區內運河文化帶的監測監控與管理保護,推進運河文化帶保護工作向數字化、網絡化、自動化、標準化邁進,2016年被江蘇省委、省政府確立為“省級文物安全綜合管理示範區”單位,列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30項重點工作之一在全省推廣。

  如今,在淮安區,以河下古鎮為中心,投入超過100億元、規劃區域2.5平方公里的全域大旅遊框架已然拉開:向東拓展至周恩來紀念館桃花垠,向西跨運河至城西幹道,向南至淮安府衙與勺湖連片,向北至河下古鎮承恩坊。

  值得一提的是,在修復保護和項目建設中,淮安區努力做到既保留住大運河的文脈鄉愁,又使之煥發出新時代的雄宏姿態。近些年,周恩來故里旅遊景區獲批蘇北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河下古鎮被評為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旅遊目的地,淮安區也先後獲評“中國休閒智慧旅遊城市創新獎”“長三角最具魅力旅遊度假名城”等。2018年,全區共接待遊客77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86億元,創歷史新高。

(頭條)淮安市淮安區水脈文脈交相映 運河兩岸好風眺

位於淮安區的中國漕運博物館 供圖 淮安區委宣傳部

  傳承千年文脈 讓非遺文化活起來

  悠悠大運河,流淌的不僅是奔流不息的河水,還有綿延不絕的文脈。大運河淮安段衍生出漕運文化、城池文化、美食文化、科舉文化、名人文化、中醫文化、宗教文化等豐富多樣的文化景象。千年河下古鎮,即是這諸多文化的現存載體。

  河下古鎮瀕臨古運河,形成于春秋末期,迄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是歷史上重要的漕運關卡、鹽業集散地,明清兩朝河下出了67名進士、123名舉人、12名翰林,並“三鼎甲齊全”。2002年7月,河下古鎮被評為首批全國30個重點保護歷史街區,現已成為京杭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保護區。

  走進古鎮,一條條石板路、一個個古街巷、一處處舊民宅、一家家老作坊、一座座拱形橋……無不讓人感受到它古樸的歷史氣息。沿街踏行,一座座“百年老字號”,在造型獨特典雅的燈籠、店旗、老牌匾映襯下,昔日的繁華隱約可見。

  古鎮的石板街上,岳家茶馓的招牌格外顯眼。岳家茶馓第八代傳承人、今年55歲的岳雲飛和妻子正在忙碌著,兩支長長的竹籤挑起細細的麵條,三根一股,繞成梳子狀,放入沸騰的油鍋中,只需一分鐘就呈現出油亮亮的黃金色。俗話説,鮮不過雜碎,香不過茶馓。短短半小時,舖子前就聚集了不少慕名前來嘗鮮的遊客。岳家茶馓傳承200多年,傳統工藝保持不變的同時,銷售方式已經悄然生變。岳雲飛的兒子岳建峰把自家茶馓搬到了網上,一年下來網店的銷售已經超過了傳統門店的收入。

  順著青石板路向南走,沒走幾步就到了王興懋醬園。剛踏進醬園店,一股醬油特有的鮮香撲面而來。老闆娘陳俏香熱情地招呼著到小店後院參觀她家釀造醬油的十幾口大缸。這裡採用真正的古法釀製醬油,釀好的醬油呈紅亮色,在陽光下潑灑猶如一匹散發醬香的緞子,其製作工藝也已被列入省級非遺保護目錄。“這些缸裏都是一代代傳下來的‘老湯底’,最老的一隻已經有上百年了。”她説。

  傳承好運河文化,講好運河故事。淮安區與南京電影製片廠合作拍攝了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千年漕運》,系統梳理大運河與漕運制度相伴相生的千年曆史以及漕運對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當地民間的大運河文化網絡志願者們則把鏡頭對準了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者、享用者和文化傳承者,運用現代影像技術記錄那些蘊含著人的智慧、情感和生命體驗的有溫度的故事,目標是建成一個有關大運河口述史的數據庫。

  正是得益於這種活態保護,原汁原味的“老淮安”生活得以保留,運河古城的韻味得以傳承。

  建設生態長廊 讓運河文化帶綠起來

  秋日裏的蕭湖,靜靜地依傍著運河,流水潺潺,亭臺林立,特別是夜晚,水舞燈光秀火樹銀花,如夢似幻。淮安區居民劉先生説:“以前這裡垃圾多,晚上烏漆麻黑,大家不願意來。現在每天晚飯過後,我都要沿著蕭湖健身步道走一走,既欣賞風景,又鍛鍊身體,心情很舒暢。”

  蕭湖的變化,正是運河環境變化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淮安區搶抓南水北調工程機遇,先後完成南水北調截污導流和運河沿線堵漏工程,有效解決了運河沿線水體污染以及跑冒滴漏現象。以大運河沿線環境整治為抓手,投入近千萬元,完成大運河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範圍內的迎水坡面綜合整治工程,搬遷拆除沿線沙石碼頭、建築貨場,同步完成生態擋墻、巡查步道和水土保持植物防護等工程建設任務。

  同時,該區以“263”專項整治行動和化工企業“四個一批”專項行動為抓手,對大運河沿線化工企業進行逐一排查,逐步推進井神鹼廠、飛洋鈦白粉、海潤石化和上河廣源石化等4家企業搬遷關閉。在上河鎮境內啟動淮安港區上河作業區項目,進一步放大京杭運河黃金水道的功能效應。

  通過連續幾年的建設,一度接納城區污水、違章搭建林立的裏運河,如今水清岸闊,綠樹婆娑下是一座座傳統風格的建築和晨練暮舞的人群。蜿蜒在裏運河兩岸的人文景觀與慢行系統,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了漫步、騎行、休閒的舒適空間,成為舉辦全民健步走、微型馬拉松等民間活動的首選之地。優美的環境還吸引了高校前來合作共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琅琅的讀書聲在這條有著2500年曆史的河流邊響起。

  漕運中樞、鹽榷重地、南船北馬、九省通衢,大運河給淮安帶來的“壯麗東南第一州”美好景象,淮安人不曾忘卻。眼下,淮安區百萬人民正全力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商賈雲集、經濟發達、群賢畢至、文化繁榮、社會文明、老百姓安居樂業的“漕運盛景”,有望重現在運河之畔。 (人民網江蘇頻道 作者 黃啟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