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慢哲學”下的高淳實踐——在“慢”中感受自然與人類的和諧共生、尋求經濟與民生平衡發展
高淳的鄉間小道。本報通訊員 韓靈麗攝
到了高淳,就不想離開。這是所有到過江蘇南京高淳區的人們的共同感受。
三分山四分水,灰白色的徽派建築掩映在青翠的竹林中。住著小樓,開著小館,這裡的人氣定神閒,怡然自得。正如搬到椏溪鎮當瓜農的台灣建築師莊清泉所言,“我在這裡的山水間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
令人艷羨的和諧背後,是高淳對發展的獨特領悟。“發展的目的不是創造多少GDP,上多少項目,蓋多少大樓,而是讓百姓過上幸福美好的日子。”南京高淳區委書記吳衛國説。
為發展定什麼調子
為發展定什麼調子至關重要。對此,高淳曾有3次探索。
第一次是上世紀80年代,以“青山綠水換取金山銀山”。
過去,高淳很窮,生態環境雖優越,卻長期找不到出路。為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高淳興建了一批工廠,固城湖是高淳的水上交通要道,大批工業企業沿湖而建。在外人看來,高淳發展了,但這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業卻沒能使老百姓的口袋“鼓”起來,高淳人依舊一窮二白。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因工業污染、生活污水、農業污水和湖內養殖的二次污染等原因,高淳人的“母親河”固城湖水質嚴重富營養化,全區70%人口飲用水告急。
形勢倒逼下,高淳改變思路,轉為“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這是高淳對發展路徑的第二次探索。
在各地追著GDP跑時,高淳卻主動關停搬遷了湖周邊30多家企業,清除8000畝圍網養殖,組織湖底清淤,湖面撈草,全面實施生態修復工程,併為保護固城湖立規。
在全面修復生態的進程中,高淳逐漸摸出了第三條路——“生態立區”。區長沈劍榮説,“山清水秀但貧困落後不行,殷實富裕但環境退化也不行,‘生態立區’就是既要環境美麗,又要人民富裕,這才是真正的發展。”
富與強的辯證
受制于區位、地理等因素,再加上生態修復工程,高淳既沒在江蘇80年代鄉鎮企業熱潮中異軍突起,也沒在90年代開放性經濟熱潮中突飛猛進,但這卻為高淳留下了大片青山綠水。
“生態立區”不是窮守這片山水,而是將山水活化,既要鄉村美麗,又要人民富裕。
為此,高淳在全省首推差別化考核機制,將生態、科技、人才、文化、民生等考核指標權重提高至70%,在産業與生態之間取環境長利、舍經濟短利,在政績與民生之間取普惠於民、舍急功近利,在速度與效益之間取品質優先、舍武斷前行,使高淳科學發展的空間效應不斷釋放。
大山深處的椏溪鎮,曾是高淳最窮的鄉鎮,2006年,政府把最後一家化工廠遷出了鎮,並創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2007年,政府先後投入8億元在蜿蜒的山間鋪設水泥路、進行環境治理、對開展鄉村旅遊的村民給予補貼。
如今,一條48公里長的“生態之旅”景觀帶連綴起6個行政村,串起2萬人口的致富路。
談起生活的變化,椏溪鎮大山村村民芮紅星樂得合不攏嘴:“4年前,區裏扶持我們開發農家樂,給我家免費刷外墻,還送來桌椅和餐具,現在一年能有十七八萬元收入,比我以前在外地做木工翻了一倍多。”
2012年,高淳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8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110元,分別升至全省第9位、第13位。
與百姓的富裕相比,高淳政府的財政卻並不寬裕,全區80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70%被劃為生態涵養區,不允許開發工業,30%的開發區又堅持拒絕一切有污染的企業,這讓政府少了一大筆財政來源。對此,吳衛國説:“我們把‘富民’擺在‘強區’前面,用‘小財政’體現‘大民生’。”
富與強,很多地方首先追求的是強,期望在強縣、強市的過程中帶領百姓富裕,而高淳卻以富為先、強為副,以百姓富裕為強縣的基石。
慢與快的哲學
2010年,當各地都忙於快速發展時,高淳卻在椏溪建成全國第一個“國際慢城”。
確實,從經濟總量上看,高淳在江蘇眾多強縣中的排名並不靠前。但是,對於“慢”,高淳人的理解卻並不簡單。
“高淳發展之‘慢’,除客觀區域條件局限所致,更主要的是高淳多年來堅守一個基本價值選擇,即將老百姓的基本利益和權益放在首位,凡損害老百姓生存條件、破壞老百姓生産資源以及帶給大自然生態災難的項目,高淳歷來不予引進。這是高淳經濟長期堅守的底線。”吳衛國説。
有專家指出,高淳發展刻意之“慢”,實際上是建立在清醒判讀與智慧選擇基礎上的“穩”。這正是高淳長期堅守科學發展觀中所隱含的一種深刻而頗具特色的價值理念,也是高淳不為社會潮流所動,至今保有蘇南最難得的生態資源的背後原因。
事實上,這也讓高淳儲備了後發潛力。
最近,台灣統一企業與高淳簽訂的項目正式在高淳經濟開發區開工,該項目投資15.58億元,將建成統一企業在內地最大的生産基地。統一企業一名高管告訴光明日報記者,他們走遍江南所有打“生態牌”的地方,仍覺得高淳最好。
在“慢城”概念的吸引下,各類投資項目、遊客紛紛涌向高淳。近五年,來高淳的遊客由98萬人次提高到344萬人次,旅遊收入由5.78億元提高到30.8億元。(光明日報 記者 鄭晉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