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徐州致力打造全國一流營商環境 遠方的客商,請你留下來
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現場指導辦理髮票領購業務。 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供圖
2019年,是徐州市營商環境建設提升年。徐州,正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力度、更加務實的舉措,培育營商環境軟實力,激發加快發展新動能。以優化“六大環境”為主要目標,全力打造全國一流營商環境,為建設“強富美高”新徐州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放管服”改革走在江蘇省前列。
——市不動産登記交易中心在全國率先實現交易登記並聯審批與全城通辦,被評為“全國百佳不動産登記便民利民示範窗口”。
——市城管局提供戶外廣告、門頭招牌設置“不見面審批”服務,成為全國城管系統“不見面審批”標兵。
營商環境更加完善,徐州,向世界發出邀約:遠方的客商,請你留下來!
精準施策,提升企業滿意度
營商環境是“軟實力”,但需要“硬措施”來托底。徐州市委書記周鐵根表示,打造全國一流營商環境,必須對標評價體系、最高水準,著力提升企業和群眾的滿意度。
良好營商環境的建設離不開精準創建。2019年,徐州對照國家指標體系,緊扣企業全生命週期、反映城市投資吸引力、體現城市高品質發展水準3個維度,構建了徐州市營商環境指標體系,設置一級指標20個,二級指標89個,具化細化專項指標,形成了25個具體的優化提升工作方案,明確了17家牽頭部門和47家責任部門的工作責任。
“要以‘店小二’精神做好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的服務員、協調員、研究員。”新沂市副市長吳應鵬説,為打造營商環境的規則優勢,新沂建立市領導包挂和企業服務項目“服務專員”制度,將全市95項重大産業項目、39家重點企業進行任務分工。
“在理念上,把營商環境作為核心競爭力,把營商環境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泉山區委常委李勝説,通過深入開展“八大專項行動”、“五查五整治”等活動,全區各部門、各級幹部積極參與到營商環境建設中來,親商重商的氛圍日益濃厚。
泉山區先後出臺了支持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33條、人才高地建設12條、科技創新支持政策、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等系列政策,把真材實料拿出來,把真金白銀用在支持企業發展上。
豐縣緊緊圍繞打造“五個最”一流營商環境,對標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加大政策創新力度,持續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成立企業發展服務中心,實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開展服務品牌創建活動,全面落實“一把手”全程代辦、隨時會辦、重大項目容缺預審、先提醒後處罰、縣領導包挂重點項目等制度,為高品質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
在政策落地環節,銅山區發改委將最新編制的《扶持企業政策手冊(2018)》印發了500份給企業,該手冊把各項針對企業的扶持政策逐條分解,讓企業一目了然。“讓企業參與座談會,對政策制定提出意見建議,讓政策真正體現‘服務企業’的目的,打通政策服務企業的‘最後一米’。”銅山區發改委副主任陳澤介紹。據了解,銅山區已制定32條支持民營經濟、27條培育重點企業、18條支持科技創新等政策措施。
營商環境建設怎麼樣,群眾和服務對象説了算。徐州組織國家電網徐州公司等43家重點涉企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召開優化營商環境新聞發佈會,要求各地及59家涉企機關部門黨委(黨組)逐一研究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措施,組織相關單位梳理匯總全市涉企優惠政策141個,在徐州政府網站等媒體集中公佈涉企優惠政策、涉企收費目錄以及各地各單位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措施和服務承諾。這些實打實的措施落地,讓企業和群眾看得見、感受得到,企業家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自豪感。
聚焦堵點,政企一心保暢通
建好營商環境,還需直面問題、解決問題、精準發力。徐州市市長莊兆林説,要堅持問題導向,補齊影響營商環境的突出短板,將解決重點問題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營商環境建設的重要切入點。
針對企業反映集中的突出問題,徐州市堅持刀刃向內、靶向發力,重點疏解整治“十大堵點痛點”。多部門聯合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對43個鄉鎮(辦事處)、131個政府所屬部門或機構、14個事業單位、69個國有企業的拖欠情況進行實地延伸核查,共清理欠款近1.9億元,解決了一批社會各界普遍關心關注的問題。
2019年以來,作為全市營商環境系統集成改革唯一試點單位的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設置綜合協調、對標創建、服務企業等6個專項工作組,以“釘釘子”精神,全力破解營商環境建設“堵點”“痛點”,全力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滿意度。
豐縣將政府簡政放權、惠企政策落地、規範企收費等7個與優化營商環境密切相關的問題作為重點監督議題,並組織縣人大代表為提升營商環境工作貢獻人大智慧和力量,及時回應、落實人大代表共提出的意見和建議37件。
7月18日至8月28日,徐州在全國率先開展營商環境建設專項巡察,成立7個專項巡察組,10個提級巡察組,覆蓋10個縣(市)區和29家市級機關涉企重點部門和單位,督查推動、立行立改了一批市場反映強烈、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
“將巡察發現的營商環境建設方面的問題是下一步整改落實的重點。”市營商辦綜合協調組副組長王成群説,“以此提升企業和群眾滿意度,提振創新創業的市場信心。”
為解決不敢擔當、推諉扯皮、效率低下等作風頑疾,徐州持續以問題為導向,開展“八大專項行動”,推動“不見面審批”標準化、審批服務便民化、投資審批便利化。
在推動審批服務效能提升上,徐州市政務服務管理中心“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取得初步成效。據市政務辦副主任張進介紹,他們按照“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同一窗口出件”的要求,實現企業註冊平均用時1.52個工作日,辦理速度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實現“不動産權證3個工作日內完成”,抵押登記24小時辦結,預告登記和抵押登出登記實現立等可取,整體服務效率提升40%以上。
徐州代辦跑出徐州營商服務加速度。2019年1-9月,市代辦中心共代辦幫辦2121件,企業獲得感顯著增強。數字化多圖聯審系統平臺自去年8月份上線運行以來,共完成地勘和設計審查項目2619子項,完成審查面積2380萬平方米,累計為建設單位節約曬圖費用約1097.9萬元,審查時間從原來的30個工作日縮短到7個工作日以內。
不講不可能、不講不能辦、不講與我無關,在築牢政企“命運共同體”的背後,更是政治生態、幹部作風、社會環境的持續好轉。
創新機制,服務更上一層樓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徐州積極打造寬鬆便利的生産經營發展環境,在服務企業機制上追求創新,探索建立了“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服務企業工作機制。
日前,徐州市網上仲介超市已搭建完成,以“全面開放,平等競爭,規範高效,市縣聯通,收費最低”為目標,通過網上“仲介超市”平臺交易的仲介服務項目可降低交易成本二到三成以上。企業綜合服務平臺正式運行,圍繞“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要求,共完成政策歸集發佈822條,涉企申報類政策56條。
“服務企業就是服務自己,服務企業就是服務發展。”徐州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陳明説。經開區以此為理念,設立企業服務中心,搭建聯繫企業的“直通車”,建立營商環境“e企贏”平臺,為企業提供“政策集成、訴求受理、轉交督辦、結果評估”一站式服務。
在服務落戶重大項目——宜家過程中,經開區量身打造“精準服務”,整合職能,實現項目建設“一個門進、一個門出、一個科室辦結”的一條龍服務。針對宜家項目建設規律,形成了“服務宜家不過夜”新機制。徐州宜家在全國同時開建的3家門店中,從建設開工最晚到“後半程大逆襲”,第一個完成建設,成為淮海經濟區第一家開業的宜家家居,受到瑞典駐上海總領事Lisette Lindahl、宜家中國零售副總裁Dragan Skalusevic的讚揚。
為企業做好服務,是各級政府的職責所在。徐州各縣(市)區建立了相應的對接服務企業平臺,各涉企重點部門建立了內部交轉處理機制,完善了督查問責制度,形成了對企業全生命週期集成服務的全市一體化工作“閉環”,為企業心無旁騖抓好經營生産提供了有力支撐。
邳州市創新實施“企業承諾真實,政府承諾及時”的“雙承諾”審批模式,實現了審批和企業生産雙雙提速增效。省“3550”改革提出企業投資項目施工許可證辦理50個工作日辦結的目標,而在“雙承諾”機制創新下,邳州市力爭將這一期限縮短到12個工作日。
睢寧縣建立營商環境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及時掌握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中遇到的難題,能立即解決的就地解決,一時不好解決的明確時間節點,倒排工期確保解決。縣四套班子領導每季度至少一次深入所包挂企業,各責任部門科級幹部每月至少一次深入所包挂企業,了解企業生産經營和項目建設中存在困難和問題,收集企業的意見和建議,幫助企業解決難題。
沛縣開展優化營商環境“護航行動”。沛縣紀委監委啟動運行“營商環境行政執法監管平臺”,全縣28家行政執法部門5713項行政處罰事項全部納入平臺運行,實現了行政處罰業務信息採集、流程監控、自動預警、電子監察動態監督等功能一體化,保障了行政執法權力陽光運行。
泉山區持續開展“百名局長聯繫百企”活動,面對面解決企業訴求。在醫療服務、子女教育和住房保障上,提供諸多便利和溫馨服務。“企業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要從內心深處尊重企業、尊重企業家,真正把企業當作自己的家人,把自己當作服務企業的‘店小二’。”李勝説。(新華日報 見習記者 何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