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報道:11月12日上午,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打擊與防範網絡“套路貸”虛假訴訟工作指南新聞發佈會。江蘇省高院刑一庭庭長劉亞軍,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套路貸”虛假訴訟專項治理工作組組長、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五庭副庭長王蘊分別介紹了工作指南出臺的背景以及主要內容。工作指南共十二個條文,主要包括網絡“套路貸”的界定,加強對網絡借貸案件立案、審理、執行環節的審查、嚴格司法,防範和打擊網絡“套路貸”虛假訴訟等三個部分。

發佈會現場
據了解,三年多來,全省法院受理涉網貸案件1萬多件,有4萬餘件涉P2P網絡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向全省各級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但在法律層面,目前尚無專門針對網絡借貸案件的審理規範,對這類案件的處理經常面臨無法可依的局面,也給審理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和障礙。
網絡“套路貸”由於借助信息網絡等新技術手段,具有傳播快、範圍廣、跨區域等特點,受害人數往往眾多。違法犯罪行為人與被害人之間很少發生面對面的接觸,侵害方式主要表現為通過短信轟炸、P圖等精神控制和非法侵害,對被害人形成心理強制。工作指南對網絡平臺主張超過民間借貸利率上限24%部分利息的,一律不予支持;且網絡平臺收取的利息總額不得超過本金金額;對實際年利率超過36%,符合非法經營罪構成要件的,裁定駁回起訴,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文/圖 朱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