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蘇水土流失呈好轉趨勢 八成以上為輕度侵蝕
12月5日是第六個“世界土壤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趙其國12月4日表示,由於人口增長、糧食需求增加等因素,地球上的土壤正承受著巨大壓力。全球大約33%的土壤正在退化,而形成兩三釐米厚的土壤卻可能需要長達1000年的時間。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梁音説,全球除永凍地區外,均發生過或正在發生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蝕。土壤侵蝕每年導致全世界250億-400億噸表土流失,造成穀物年産量損失約760萬噸,如果不採取行動,預計到2050年穀物總損失量將超過2.53億噸,相當於減少了150萬平方公里的作物生産面積,幾乎等於印度的全部耕地。
梁音介紹,江蘇地處南方紅壤區,根據2018年水土流失動態監測結果,全省現有水土流失面積2200多平方公里,約佔全省總面積的2.14%,其中八成以上為輕度侵蝕,以水力侵蝕為主,而且相較于2013年的監測,水土流失狀況呈現好轉趨勢。 (新華日報 作者 張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