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産業協同發展 釋放創新動能——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扛起“南京擔當”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南京市五大方面32項重點任務,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加強協同創新産業體系建設。
長三角是我國科教資源最密集、創新能力最強、産業基礎最好、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推動長三角一體化協調發展,重點就是要把豐富的産業、科技、人才資源整合起來,把多重資源疊加的優勢體現出來,釋放出創新驅動發展的強大能量,建設自主可控的現代産業體系。在此過程中,致力於建設“全球有影響力創新名城”的南京,理應擔當重要角色,展現“南京作為”,扛起“南京擔當”,為長三角一體化創新發展提供強大引擎和支撐。
推動長三角創新産業體系建設,南京一方面要充分彰顯創新名城的特殊效應和特殊魅力,進一步集聚創新資源、創新要素,爭做創新産業發展的策源地和示範區,並把創新“強磁場”輻射到整個長三角地區,為長三角一體化貢獻南京經驗、南京智慧,助力兄弟城市發展。另一方面,在創新合作中,我們也要突出産業的差異性、互補性、特色化,發揮各自優勢,強化聯動合作,努力構建定位準確、分工明晰、協同推進的技術創新體系和産業發展體系,讓長三角地區成為強勁活躍的增長極、全國高品質發展的樣板區。
在具體路徑上,南京應結合創新名城建設的高端化、融合化、集群化等“六化”導向,主動參與和引領區域創新共同體建設,推動科技資源合理流動與開放共享,推動技術交易市場互聯互通,形成協同創新的強大合力。在産業分工協作上,圍繞南京“4+4+1”主導産業體系,強化區域優勢産業協作,推動傳統産業升級改造,建設一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産業基地,形成若干世界級製造業集群。與此同時,也要加強創新鏈與産業鏈跨區域協同,共同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
獨行快,眾行遠。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增強長三角地區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提高經濟集聚度、區域連接性和政策協同效率,對引領全國高品質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意義重大。作為省會城市、特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南京應以更寬視野、更大格局,積極探索長三角協同創新的有效路徑,著力構建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真正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錯位發展、互利共贏。
事實上,這場以“科創+産業”為主題的時代大戲早已開場。2019年1月,南京牽頭召開了建設“長三角科創圈”專家研討會。6月底,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代表在寧簽署《共建長三角科創圈創新平臺倡議書》……站在新起點上,南京願與兄弟城市攜手共進,共抓政策機遇,共享發展紅利,共同描繪更加美好的明天。(南京日報 作者 劉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