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省司法廳走進政風熱線回應關切 讓百姓有事就找法律服務中心
12月16日,江蘇省司法廳黨委書記高建新、副廳長張亦軍率隊走進省《政風熱線》直播間,就公共法律服務、財産公證、律師服務等民生話題,回應群眾關切。
當“遇事找法、化解矛盾用法、解決問題靠法”逐漸成為社會共識時,人們在哪找到對路、高效的法律服務?記者採訪發現,不少市民對於公共法律服務還缺乏認知,對身邊的公共法律服務機構知曉度有限。
2019年7月,隨著省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正式建成啟用,江蘇省實現了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全覆蓋。“我們在省市縣鄉村都設置了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和窗口,老百姓可以到那裏獲取各類法律服務。”高建新説,公共法律服務包括法治宣傳、矛盾糾紛調處、法律援助等,還有律師事務所、公證機構、司法鑒定機構等提供的相應法律服務。
公共法律服務知曉度和首選率如何提升?省司法廳公共法律服務管理處郭兵認為,法律服務形式要更加多樣,既建好省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這個“三甲醫院”,解決“疑難雜症”,也要加強市縣鄉村服務平臺建設,一站式滿足法律服務需求,打造家門口的法律服務“社區醫院”。同時,服務産品供給要更加充分,在目前4大類24項基本公共法律服務産品清單基礎上,加大對熱點問題産品的研發投放,比如針對老年人財産權益保護、校園欺淩等開發服務産品。
鎮江居民徐寶軍向政風熱線反映,他的爺爺在南京市區有一處房産,原本應該由自己的父親和姑母共同繼承,但是,因為南京一家公證處的失誤公證,最終導致房産被轉移變賣。經查,他姑母曾向公證處出示一套材料,證明老人只有她一個獨生女,並進行了公證,從而把房産私自出售。
“這個案件肯定有問題。”省司法廳公證管理處處長翟潔君説,公證審核不能單憑一份材料,還應該有其他材料輔助證明。對此,相關主管部門要進一步調查。
類似情形不在少數。2018年,僅南京公證處辦理的公證事項中,就發現1300多件虛假證明。“申請公證時,當事人出於自己的利益隱藏了某些事實,或變更某些證據材料。”張亦軍表示,要不斷增強公證從業人員的責任意識、識別能力,打造一副“火眼金睛”,完善核實查證的工作規範、業務要求。未來,省司法廳將與相關部門構建信息核查互助機制,更新、提升技術手段。
鹽城大豐區新豐鎮的黃先生2003年進入當地一家工廠上班,2017年,工廠在合同到期前解除合同。黃先生想向廠裏索賠,找到新豐鎮一家律師事務所。雙方約定,當事人預付律師2000元服務費,官司打贏後再行支付。然而,代理律師至今未履行相關協議,案件停滯不前。
“律師應該在接受當事人委託後,依法執業、規範執業、盡職執業。”省司法廳律師工作處處長曹揚文表示。節目後,省司法廳已組成督辦組,幫助當事人解決相關問題。
節目最後,高建新表示,對發生的問題要舉一反三,即知即改,及時解決。省司法廳將繼續堅持為民宗旨,提高司法行政工作質效,促進各種糾紛解決渠道形成合力。“讓老百姓有事就找我們法律服務中心。”他呼籲。(新華日報 記者 倪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