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逆流而上打造世界級船舶海工基地 從冬天出發, “南通船隊”破冰迎春
我國首制極地探險郵輪南極航行。
南通中遠海運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中國首制20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
“讓我們用熱情消融冬日的寒意!”12月7日,大雪節氣,2019南通江海國際博覽會暨船舶海工産業投資洽談會上,南通市市長徐惠民的開場白,贏得現場數百名嘉賓會心一笑。
會場外,全球船舶海工産業正處寒冬之中。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全球新船成交4187萬載重噸,同比下降44.5%。中國船廠接單情況雖然好于全球平均水準,但也出現了27.4%的降幅,一些船廠甚至陷入淺灘被迫“停航”,境況窘迫。
作為我國第二大船舶和海工基地,南通船舶、海工産業規模分別約佔全國1/10和1/4,擁有規模以上海工、船舶製造及配套企業超過400家,被認定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船舶高新技術産業化基地、船舶出口基地。儘管如此,專門為船舶海工産業舉辦高規格投資洽談會,在南通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投資洽談會上,南通提出目標:打造世界級船舶海工基地。在許多業界人士看來,臨近歲末的這場盛會就是一次意味深長的宣誓——“南通船隊”將從冬天出發,積蓄勢能破冰迎春!
放大優勢,江海岸線駛出“夢之隊”
“雖然看到的只是模型,但仍能感受到‘天鯤號’大國重器、世界一流的氣質!”與船舶海工産業投資洽談會同步舉行的,是2019南通船舶海工産業展,被網民親切稱為“造島神器”的“天鯤號”模型被陳列在展廳醒目位置,吸引無數參觀者合影留念。
不止“天鯤號”,近年來,南通江海岸線上駛出了一支船舶海工“夢之隊”,國內首制20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全球首艘tri-lube型C型儲罐液態乙烷氣體運輸船、新一代40萬噸礦砂船、國內首艘軍民兩用5萬噸級半潛船、全球首制雙燃料汽車運輸船、全球首個駁船型浮式LNG儲存及再氣化裝置(FSRU)、世界首個浮式液化天然氣生産駁船(FLNG)、國內首個總包工程浮式生産儲卸油平臺“希望6號”、全球首制深海動力定位原油轉駁船(CTV)等一大批高端船型從這裡揚帆啟航,頻頻吸引世界目光。
為什麼是南通?1995年,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和日本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共同出資成立南通中遠海運川崎,迄今為止,這家“中日混血”的船廠已共完工交付211艘船舶,其中9個船型為中國首制。“南通中遠海運川崎已成為川崎重工在海外投資最為成功的一個項目。”南通中遠海運川崎日方總經理濱西英司説,與其他地方相比,南通濱江臨海,具有良好的岸線,地理位置優越,擁有良好的産業基礎,適合發展現代船舶海工産業。
造船需要岸線,建造大型船舶需要深水岸線。南通據江海之匯、扼南北之喉,集長江水道與黃金海岸于一身,佈局船舶海工産業條件得天獨厚。放眼世界,南通周邊200公里範圍內集聚了全國2/3的船舶産能,1500公里範圍內集聚了中、日、韓等全球90%的船舶産能,正處於世界造船工業中心位置。
上世紀80年代以內河船為主、上世紀90年代中遠落戶、新世紀前十年競相迸發、“十二五”以來奮力轉型……儘管稟賦優越,回顧南通船舶海工産業發展歷程,卻並非一帆風順,僅近幾年,就有明德重工、南通太平洋海工等一批船企在激流險灘中“傾覆”。但“南通船隊”穩健前行並不斷壯大——南通象嶼海洋裝備有限公司完成“明德重工”資産收購,手持生效船舶訂單達40艘;中集安瑞科完成對南通太平洋海工的收購,企業生産全面恢復正常,新承接了LNG加注船等一批訂單……
“船舶海工産業與世界局勢、國際貿易緊密相關,市場起伏較大。”南通市工信局局長王凱説,但不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南通市委市政府始終堅定不移把船舶海工作為支柱産業打造,助力企業在市場風雨的洗禮中做大做強,全市已集聚中遠海運川崎、中遠船務、招商局重工、振華重工、中集太平洋海工、象嶼海洋裝備、韓通重工、吉寶重工等一批旗艦型、龍頭型企業,形成國有、民營、外資協同並進的格局。
創新轉型,市場寒冬裏涌動“暖流”
就在南通船舶海工産業投資洽談會舉行的同時,白雪皚皚的南極被一抹中國紅驚艷——上海寰宇啟東公司建造的模組化集裝箱乘“雪龍號”抵達,正被中國南極考察隊員運往極地考察站。這批集裝箱將用作設備控制室、儲藏室、休息室,它們都擁有超強的抗寒能力和突出的安全性能。
一個多月前,招商局工業海門基地建造的中國首艘極地探險郵輪“閣默號”剛剛完成南極“處女航”,它平穩穿越有著“魔鬼海峽”之稱的德雷克海峽,歷風雪、闖冰區,以優異表現贏得廣泛好評。極地資深探險家霍華德評價:“‘閣默號’投入市場運營前,業界對其處於觀望狀態。現在,我可以負責任地説,‘閣默號’將改變南極旅遊的格局,其優越的性能將南極之旅的品質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對“啟海老鄉”相繼書寫南極傳奇,折射南通船舶海工産業轉型升級步履鏗鏘。“危機中往往蘊含中契機。”應邀參加南通船舶海工産業投資洽談會的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郭大成説,儘管行業整體不景氣,但液化天然氣船、豪華遊輪的訂單不斷上升,向高技術、高附加值領域挺進已成船舶海工産業發展趨勢。
邁向高端,唯有創新。為了支撐“閣默號”通過南極“大考”,招商工業海門基地科技團隊陸續攻克薄板焊接變形、安全返港、抗冰等級、振動噪聲控制、複雜協同作業等100多項技術難題。以招商工業為代表,南通大批船舶海工企業衝刺創新賽道,先後有18項技術成果得到省級以上獎勵:南通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研發的“深海高穩性圓筒型鑽探儲油平臺的關鍵設計與製造技術”項目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上海振華重工集團(南通)傳動機械有限公司實施的智慧化樁腿焊接車間填補了海工裝備製造領域多項技術空白,成為國家級海工裝備智慧化製造示範……
“創新不易,但是值得。”“閣默號”主管設計師之一、招商局郵輪製造有限公司翟鳴暉説,“閣默號”交付之後,公司又承接了近10艘中小型郵輪訂單,集團總投資200億元的郵輪製造基地、郵輪配套産業園、國際郵輪城已經開工,目標在3年至5年內造出中國首艘中型豪華郵輪,逐步向建造大型豪華郵輪邁進,摘取“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全力打造千億級産業集群。
依靠創新,南通船舶海工産業成為涌動在市場寒冬中的一股“暖流”。全市特種船舶、高技術船舶等高附加值訂單佔比超過60%,2019年前三季度,船舶海工産業産值同比增長12.3%,造船三大指標總體好于全國平均水準,其中造船完工量277.9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9.3%。
集群突圍,“南通船隊”挺進深藍
本次南通船舶海工産業投資洽談會邀請工信部裝備司、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的專家,瑞典、芬蘭、荷蘭、日本、新加坡等造船強國的代表以及國內外船舶海工業知名企業負責人700多人參會。在會議的文件袋中,主辦方細心列出南通亟待引進的配套産業鏈需求,包括船舶與海工的動力裝置、船舶電氣及自動化系統、船舶海工甲板機械等8個領域。
“我調研船舶海工産業時,不少企業家反映,南通船舶海工産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越來越高,但是本地依然配套不足,希望政府搭建一個平臺,讓製造企業與配套企業深度交流合作。”徐惠民表示,舉辦船舶海工産業投資洽談會是為了響應企業家期盼,2019年是第一屆,以後將繼續舉辦,並不斷提升規模和層次。
船舶海工産業是國家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實施海洋強國戰略的基礎和重要支撐,“中國製造2025”把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明確為十大重點發展領域之一加快推進。聚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船舶海工産業投資洽談會上,南通向世界發出邀約——加入“南通船隊”,共同駛向深藍!
船舶通訊導航設備項目、特種儲運設備項目等18個項目現場簽約,其中外資項目3個,總投資6.5億美元;內資項目15個,總投資115.6億元。持續3天的南通船舶海工産業展吸引觀眾超過1萬人次,海森特重工、桑美特機械、宏信機械等多家參展企業收到實地參觀考察預約,玉柴船用柴油機簽下6台雙燃料船用主機訂單,濰柴重機參展的5台發電機組等設備被訂購。
一批領軍企業將南通確定為未來佈局的重點。“蛟龍號”載人深潛器第一副總設計師、彩虹魚海洋科技集團公司首席科學家崔維成帶著核心團隊和最新成果來到南通,他表示,將把彩虹魚裝備公司總部以及未來擬在科創板上市的公司落地南通。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則帶著所有配套商參會,總裁黃慶豐説:“振華重工已將約50%的生産規模佈局在南通,隨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南通在集團發展戰略中的權重會越來越重。”
“儘管當前船舶工業發展的大環境不理想,産業發展也面臨原材料、勞動力、環保等一系列困難,但産業向前的步伐不會停下來,只會越走越寬。”郭大成對南通信心滿滿,“建設完備的裝備製造産業鏈,中國船舶裝備製造的未來看南通。” (新華日報 記者 徐超 陳明 見習記者 俞聖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