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耕關際合作 放大海關“聲量”
南京海關關長吳海平參加南京海關首屆外事工作論壇
南京海關與韓國大邱海關舉辦交流合作會議
南京海關副關長陳建東在蘇州工業園區參加新加坡-江蘇合作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
南京海關副關長兼金陵海關關長張亞平率代表團赴俄羅斯聯邦海關署中央海關局訪問
南京海關承辦內地與澳門海關聯絡員會議
南京海關副關長陳建東在連雲港參加上合組織國際圓桌會議
南京海關派員赴智利執行牛羊肉安全管理體系考核任務
在常州舉辦“2019年發展中國家海關貿易便利化研修班”結業儀式
南京海關自覺服從服務黨和國家外交外貿大局,深耕厚植江蘇這片改革發展熱土,發揮海關職能優勢主動作為,在關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以深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海關合作為重點,努力開創外事工作新局面,在海關對外交流與合作舞臺上“聲量”日益放大。
推動關際合作 促進高品質對外開放
2019年,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自韓國進口的固定器在申報時順利使用中國—韓國自由貿易協定原産地證書,稅率降至5%,企業實實在在感受到自貿協定“紅利”。此前,中韓雙方對商品歸類認定不一致,導致原産地證書無法使用,企業只能按照10%的稅率通關繳稅。南京海關所屬鹽城海關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積極協調企業和韓國海關相關部門,按照我國歸類稅號出具原産地證書,統一了6位海關編碼,確保企業得以享受中韓FTA協定優惠稅率通關納稅。
推動進一步落實中韓自由貿易協定,是南京海關和韓國大邱海關2019年度關際合作工作會議達成的重要議題之一。
南京和大邱兩地海關關際合作的正式締結,起源於2014年7月在第17次中韓海關合作會議上簽署的《關際合作諒解備忘錄》。2019年8月,在新時代新海關背景下,南京海關關長吳海平帶隊出訪大邱海關,就雙方在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的優惠政策落實、探索建立固體廢物監管執法合作機制、中韓AEO互認、知識産權保護等方面開展務實交流,推動深入合作。兩關關際合作迎來新的“高光時刻”。
作為另一齣訪成果,10月下旬,“老朋友”大邱海關依約派遣專家參加在鹽城舉辦的首屆中韓投資貿易博覽會,發表大會主旨演講,並赴鹽城綜合保稅區面向中韓外貿企業開展專題政策宣講。僅博覽會上就有18個産業項目集中簽約,項目計劃總投資額超過200億元,協議利用外資近8億美元……中韓關際合作這碗“陳酒”正在越釀越香。
有故友,也有新朋。在“一帶一路”倡議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框架下,南京海關將目光投向“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夥伴俄羅斯。8月下旬,以南京海關副關長兼金陵海關關長張亞平為團長的專題工作組,帶著中俄海關在監管通關業務領域內共同的改革話題和兩地相關外貿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走進了俄羅斯聯邦海關署中央海關局。
在訪問團的調研地之一——卡盧加海關奧布寧斯克海關辦事處班列集裝箱監管點,滿載著“中國製造”的中歐班列呼嘯前行。從2016年江蘇開通南京—莫斯科“中歐班列”,到2019年“徐州號”(徐州—莫斯科)成功開行,再到南京海關物流監控信息化管理系統(鐵路部分)在南京地區正式上線……海關國際合作在推動中歐班列高品質發展、拓展中俄“綠色通道”合作、開展跨境電商海關監管合作等方面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9月和12月,南京海關副關長陳建東先後代表南京海關應邀參加新加坡—江蘇合作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上合組織國際圓桌會議,並在蘇新合作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上做主旨發言。南京海關開展與新加坡關稅局、上合組織成員國關際合作與交流議題被納入會議討論框架。下一步,南京海關將按照總署“全方位擴大國際合作,深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海關在互聯互通等領域的合作,在重大外交場合發出海關聲音、貢獻海關成果”的新要求,梯次推進與新加坡、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德國等重點海關關際合作,主動開展可行性研究,以更寬視野、更大力度服務對外開放戰略佈局。
發揮海關優勢 助力多領域彰顯職能
“11月11日當天,中心共驗放跨境電商一般出口清單3246單,貨值142萬元。”蘇州工業園區海關駐唯亭辦事處跨境電商科科長吳國棟的介紹經過多語種翻譯,在前來參觀的駐華海關專員中引發陣陣讚嘆。
這是2019年3月,南京海關承辦的駐華海關專員俱樂部“跨境電商”專題研討會代表實地考察的場景。此次研討會是駐華海關專員俱樂部今年首場研討交流活動,來自20個國家的駐華海關專員以及中國海關代表60余人參會。
圍繞“跨境電商”這一當今國際海關界的熱點議題,15名代表分享了各國海關針對跨境電商監管在戰略規劃、法律法規、風險管理、智慧化科技應用、數據交換、稅收徵管、通關流程等方面的實踐經驗。中國海關介紹了與世界海關組織(WCO)其他成員共同制定《WCO跨境電商標準框架》的情況。
由中國海關於2008年1月國際海關日在北京倡議成立的俱樂部,已成為成員海關間分享先進理念的交流平臺和深化合作的重要橋梁。南京海關承辦的這次研討會,無論會議規模還是代表發言人數,均創俱樂部成立以來之最。會後,海關總署國際司、荷蘭駐華使館海關處專門發來感謝信,稱讚此次活動會務水準高,樹立了中國海關良好對外形象,獲得了各國海關專員高度讚譽。
盡地主之誼,展海關形象,這是南京海關在越來越多涉外場合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精彩瞬間之一。2019年以來,南京海關高度重視發揮新海關優勢,全方位服務國家外交外貿戰略大局。
10月,南京海關輕工産品與兒童用品檢測中心劉炘同志作為國際兒童乘用車標準化項目委員會(ISO/PC 310)第四工作組組長,參加了ISO/PC 310在意大利米蘭召開的第5次會議。劉炘向秘書處提交了數據詳盡的分析報告,代表中國專家組提出12條修改方案,並主持兒童推車手把強度、臥兜深度測試方法等相關議題的討論,充分表達中國意見,積極維護中國在兒童推車領域國際標準制修訂方面的話語權,引導國際標準朝著有利於中國推車産業的方向發展。
彰顯新海關職能作用,配合國家重大外交外事活動,南京海關為之積極貢獻智慧與力量。在總署統一部署下,2019年以來南京海關先後派出近50名專家骨幹直接參與海關檢驗檢疫有關國際規則、標準的制定,雙多邊檢疫準入談判,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磋商,進口産品風險評估,檢查評審以及境外傳染病監測等工作。
借勢援外培訓 編織國際合作網絡
“我們在中國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謝謝!衷心希望中國的未來更強更美更加繁榮。希望兩國在各領域的合作更加深入。”這是“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合作打擊假冒偽劣産品官員研修班”上,埃塞俄比亞海關部門主管傑拉·泰科立·瓦格的發言。
這次研修班是2019年南京海關以下屬江蘇檢驗檢疫品質研究中心為平臺承辦的40個援外培訓項目之一。截至11月底,南京海關已完成27個項目,涉及58個國家569名司、處級官員及技術人員。
27期援外培訓班,橫跨海關原産地管理、貿易便利化、商品檢驗、動物檢疫、植物檢疫、衛生檢疫、食品安全、認證認可、標準化和計量等10個領域……頻繁的交流研討積累了大批受援國家法律法規、管理機構及制度等材料,以此為基礎的援外培訓成果也碩果迭出。2018年7月,研究中心撰寫的《關於對阿拉伯國家人員的交流培訓情況》被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作為中阿合作成果予以採用。南京海關通過援外培訓這一國際交流窗口,吸收轉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海關的好經驗、好做法,使其為國家外交外貿大局、中國海關國際交流合作服務。
既有“引進來”,還有“走出去”。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在從援外培訓中“嗅到商機”。成立於江蘇常州的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産光伏組件,産品出口至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多次面臨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影響,企業生存狀態幾起幾伏,市場轉移刻不容緩,而境外辦廠過程中遇到的政策問題成了繞不過去的難題。而這些問題通過與培訓官員及專家的交流卻迎刃而解。天合光能先後在泰國、越南等國辦廠。如今,天合越南公司已是越南“兩廊一圈”經濟帶上的北江省大型太陽能企業,成為當地的明星企業。
走出去的,不僅是“中國企業”,還有“中國標準”。培訓班選擇以“數字農業”著稱的金壇“壹號農場”作為參觀點,讓學員親身感受中國標準化農業發展。一些學員回國後主動介紹中國農業的優勢。“實實在在運行的項目最有説服力,也更容易建立對中國標準的信任。”南京海關教育處處長戴雲徽説。
從“中國企業”到“中國標準”,南京海關正在編織一張國際海關合作網絡,助力“一帶一路”倡議在沿線國家落地生根,“龍城質檢”特色援外培訓品牌正越擦越亮。
海關總署負責人4月3日在部分海關關際(邊境)合作工作座談會上指出,“關際合作是構建中國特色新型大國關係的重要渠道”。南京海關正在海關總署國際合作機制框架下,放眼全球、對標江蘇、立足海關,積極主動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海關的國際合作項目。志合者,不以山海遠。未來,更多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海關將陸續出現在南京海關關際合作的“朋友圈”中。(新華日報 記者 蔣燕 周學文 周文俊 朱豐 計海新 張言華 攝影 關萱 林軍 秦嶺 朱曉技 吳煒 吳報辰 李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