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創新江蘇 >> 正文

江蘇省檢察機關多舉措“延伸”辦案效果

2020-01-09 12:00:01    來源:新華日報     責編:王煥    

  原標題:我省檢察機關多舉措“延伸”辦案效果 辦案多一步,社會治理前進一大步

  1月1日,由最高法、最高檢、教育部等十部門制定的《關於進一步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正式實施。這一未成年人保護社會治理的進步,正是源自泰州市檢察院支持起訴的一起“事實孤兒”申請宣告母親失蹤案。

  近年來,江蘇省檢察機關通過化解矛盾糾紛、制發檢察建議、創新未成年人保護,讓辦案效果得到更廣“延伸”。

  息訟止爭,創新化解輕案糾紛

  “謝謝你,我們心結都説開了。”近日,面對前來回訪的檢察官,連雲港市民王某感動地説。一年前,王某因瑣事把大姑姐打成輕傷。雙方談不攏賠償金額,公安機關調解未果,王某因涉嫌故意傷害罪被提請審查逮捕。連雲港市贛榆區檢察院檢察長劉波3次登門講訴訟利害、辯人情道理,終於讓雙方握手言和。大姑姐獲賠5萬元,表示諒解,王某被依法不捕、不訴。

  過去,一般輕傷害案件立案後就進入司法程式。“這樣因鄰裡親朋糾紛、瑣事爭執等引發的輕傷害刑事案件不少,案子不大,但處理不好,容易造成矛盾累積又浪費司法資源。”劉波説,贛榆區檢察院組成專業化辦案團隊,對犯罪嫌疑人主觀惡性不大、具有悔罪表現,且被害人有諒解意願的輕微刑事案件依法推動刑事和解。

  2019年1月-11月,全省檢察機關共審查起訴輕傷害案件2525件,依法促成刑事和解204人。

  堵漏建制,推動強化源頭治理

  2019年1月-8月,全省檢察機關受理審查起訴郵寄交付毒品案件113件220人,佔毒品案件受理數的7.37%。其中蘇州市檢察院辦理的黃某販賣、運輸毒品案中,被告人黃某通過快遞,一次性將9公斤冰毒從雲南寄到江蘇。

  從個案問題入手,將辦案職能向社會治理領域延伸,推動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檢察建議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例如針對毒品犯罪向物流業延伸現象,省檢察院向省郵政管理局發出加強違禁品投遞監管的檢察建議,推動其開展行業專項整治,並監督落實郵寄實名制和開箱驗視等規定。

  “檢察建議,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建議。”省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楊大為説,檢察建議聚焦社會治理薄弱點、風險點,由檢察官針對辦案中出現的傾向性、趨勢性問題,以及案發地區、部門等管理上的漏洞發出建議書,推動有關部門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消除隱患,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同時,檢察建議發出後,跟蹤問效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在蘇州工業園區一起非法集資案中,嫌疑人註冊成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準備以基金會形式開展涉老金融服務。蘇州工業園區檢察院向民政部門發出風險提示,推動全省開展非法金融活動風險隱患排查。

  凝聚合力,守護未成年人成長

  2018年元旦剛過,一位名叫明明的8歲男孩無聲無息死在自己房間,兇手竟是親生母親。這樣的案件讓檢察官異常揪心,讓他們意識到補強社會治理薄弱環節,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至關重要。

  “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或權益受到侵害,往往與其所處的不良社會環境有關。”省檢察院第八檢察部主任呂梅説,在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犯罪,依法懲戒、精準幫教涉罪未成年人的同時,全省檢察機關與民政、教育、共青團、婦聯等部門密切配合,出臺一系列創新舉措。

  2019年國慶前夕,南京市金陵中學收到一封特別來信,來信者是省檢察院檢察長、金陵中學法治副校長劉華。她在信裏寫道:“作為中國的新一代,我希望你們能涵養文化底蘊、增強法治意識,讓文明禮貌、遵紀守法成為一種習慣。”

  檢察官擔任法治副校長,成為推動校園安全建設的有效抓手。目前,江蘇三級檢察院共有1244名檢察人員擔任法治副校長,其中檢察領導幹部409名。法治副校長不但定期為師生上法治課,還和學校一起編寫法治教程,制定法治教育計劃。目前,全省已有9900余所學校開設法治教育和相關安全教育課程。

  “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十三屆七次全會部署,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檢察機關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劉華説,檢察機關將主動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積極開展法治宣傳,參與社會矛盾糾紛化解,為服務保障“中國之治”提供更多檢察力量。(新華日報 記者 胡蘭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