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博場館為市民準備了“年味大餐” 古代“鼠小弟”,組團來拜年
年未到,年味已濃!在南京過年年年都有新玩法!今年南京各大博物館、文化場館早就為市民準備上了年味大餐,猜燈謎、扎花燈、花式送“福”……這些已經成為每年的固定節目。2020年,古代“鼠小弟”組團來給南京人拜年,讓南京人過一個“文化年”。
南京博物院生肖系列專題壓軸展將人們的視線帶至久遠的3000多年前。“瑞福鼠——南京博物院藏鼠文物特展”正在展出,陶塑、瓷器、玉器、銅器、漆器、雕塑、書畫、年畫、剪紙、飾品等文物藝術再現了鼠機敏伶俐的特點。150余件展品大多數為首次展出,福鼠臨門、鼠滿糧倉等年俗文化,代表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幸福觀,從中感受到生肖鼠文化的豐富多彩和博大精深。展品中,一件擁有3000多年的歷史微雕格外引人關注。“鼠的形象最早可見於甲骨文的記載。”南博陳列藝術研究所副研究員袁榮向南京日報記者介紹,在這塊商代甲骨刻辭上,有“鼠”字文字記錄的最早記載,“這文物雖然小,但是是我們文字最早出現在甲骨刻辭上的‘鼠’字的例證。”這塊“鼠”字象形,似一小鼠在張嘴咬物,其上半部分為鼠嘴鼠牙狀,下半部分則為鼠腹、鼠爪、鼠尾。
由南京市博物總館主辦的庚子年迎春特展“子鼠迎春來”將於1月18日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館開展,同樣展出諸多趣味滿滿的“鼠小弟”。其中兩件“鼠”專題文物格外吸引人。市博館藏的青瓷鼠係雙鋪首罐出土于雨花臺區,作為盛儲器用的青瓷罐肩部附雙係,而係的形狀為一隻“鼠小弟”。“動物造型在三國兩晉時期廣泛應用,鼠係裝飾的青瓷罐,推測為了表現糧食滿倉的主題,被賦予了美好的寓意。”南京市民俗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另外一件青瓷鼠係罐同樣出土于雨花臺區,距今已有至少1700年的歷史。
文物“鼠小弟”組團給南京人拜年,那麼古代人如何過年?可以去江寧織造博物館的《來自盛京——清代宮廷生活藝術展》中一探究竟。本次展覽由南京市博物總館從瀋陽故宮博物院引進。“現在的瀋陽故宮博物院不僅是中國現存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也是著名的古代宮廷藝術博物館。展覽通過展出瀋陽故宮所藏的95件套精品文物,分服飾佩飾、食用器皿、生活起居、清宮陳設四個部分展現清代社會手工業製作工藝的發展水準,再現當時宮廷生活。”江寧織造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介紹。
除此之外,南京的民俗活動、文化活動同樣也為南京添上滿滿的年味。南京圖書館請來中國第一位民俗文化學博士陶思炎,帶來一場“迎春時節話年俗”的主題講座,談年説年、祭灶送灶,除夕民俗、新年俗物、元宵節俗,一起重溫中國傳統文化。而題為“春色滿江南”的主題推薦書目中,讀者可以從書中體味南京年俗與鼠年文化。金陵圖書館將在18日邀請書法家為市民寫春聯,少兒民俗書畫展、“鼠一鼠二”民俗類期刊專架等,也將讓市民在書畫中享受年味風韻。(南報融媒體 記者 王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