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創新江蘇 >> 正文

江蘇:來自抗疫一線的“好聲音”

2020-02-06 11:36:10    來源:新華日報     責編:程茜    

  原標題:這些來自抗疫一線的“好聲音”鼓舞你我 ——每次去檢查,都希望是白跑

  阻擊疫情,處處是戰場,人人是戰士。這兩天,靠一部手機,新華日報記者連線各地幹部群眾,了解防控疫情的最新進展。 眾志成城、同舟共濟,與時間競速、與疫情抗爭,讓我們一起傾聽來自一線的好聲音。

  南京市秦淮區:沉到社區,守住“最後一米”

  連線時間:2月1日下午

  連線對象:南京市秦淮區委書記 林濤

  秦淮區雖然區域面積不大,但擁有100萬常住人口,其中包括約30萬非戶籍人口,疫情防控壓力可想而知。

  “疫情發生後,我們第一時間動員全區上下進入戰時狀態,週密推進各項工作,特別是把社區防控作為重中之重,守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前線。”秦淮區委書記林濤告訴新華日報記者。

  “抓好社區防控,最關鍵的是全面摸清底數,按要求做好相關人員醫學觀察工作。”林濤説,秦淮區發動全區力量下沉一線,全力支持基層工作。除夕當天,近千名街道幹部、公安幹警、醫務人員、社區工作者連夜上門,核實相關人員、進行滾動排查。秦淮區在南京市率先印發《社區防控工作手冊》,設計流程圖,規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所有相關人員按照“一戶不漏、一戶一檔”要求,做到“五包一”管控,努力守住社區疫情防控的“最後一米”。

  為了讓街道、社區心無旁騖開展工作,秦淮區四套班子主要領導和區委常委每人挂包一個街道,每天現場指揮,實地檢查工作落實,第一時間協調處置問題。這幾天,林濤時時往自己挂包的紅花街道跑。“黨員幹部熱情很高。1月26日,重點部門和街道、社區黨員幹部全員到崗到位。”他説,區機關幹部成立“黨員突擊隊”,分批次充實社區防控力量。

  疫情防控的難點在哪?林濤的回答是老舊無物管小區。怎麼辦?就一條,把群眾發動起來,打一場戰“疫”的人民戰爭!在老舊無物管小區較多的雙塘街道高崗裏社區,由社區群眾自發組成的志願者工作隊分工有序,配合社工,拿著小喇叭,挨家挨戶宣傳防護要點。

  淮安市淮安區:“每一次去查,我都希望是白跑”

  連線時間:2月1日晚、2日下午

  連線對象:淮安市淮安區區長 顏復、淮安區石塘鎮靖大莊居委會黨總支書記卞開喜、淮安區分級診療流動專家組成員 林書生、淮安醫院120急救中心主任 姚美珍

  “今天有好消息:咱們區第一位確診病例患者今天出院,成為淮安全市第一個治愈案例;全區已有473人經過醫院檢查,符合條件解除了隔離。這些,對我們抗擊疫情都是巨大的鼓舞。”2月1日晚10點多,忙完一天工作的淮安區區長顏復,在電話中興奮地表示。

  “我們最大的壓力,就是防輸入性風險,要把湖北疫區來淮安區的人快點找出來!”顏復説,武漢“封城”消息傳出後,淮安區立即佈置展開排查工作。區裏發出通知,要求1月10日後從武漢回來的、途經武漢的人員,主動去村居登記;區政府佈置街道社區、鄉鎮村組幹部嚴格排查,尋找“從武漢來的人”。

  在此基礎上,淮安區借力大數據,通過比對手機號碼歸屬地、戶口、在淮安居住地等信息,篩查出從武漢回淮安的共有1340多人。“這個過程,我們用了三四天時間。淮安區120萬人,30萬人在外打工、經商,在武漢有2000多人,他們基本上都回家過年。”顏復説,人頭快速查出來,檢查、隔離快速啟動。區裏進一步排查發現,這些從武漢返回的人,加上與他們有過接觸的人,共有2253人。

  對於這部分人,淮安區全部實行隔離觀察,其中絕大部分居家隔離。區裏嚴格實行“四包一”制度,4個人負責一名隔離對象,確保全天在崗,管理到位、服務到位。截至2月2日,淮安區550人解除隔離。

  排查要快,隔離要快,檢查、治療更要快。“我們組建四個流動專家組,每組3-4名專家,負責4-7個鎮。被隔離者一旦出現異常狀況,專家組接到報告,20分鐘左右趕到現場,如需進一步檢查,立即把人送往定點醫院。”顏復告訴記者,全區發現的11例確診病例,大多數由流動專家組第一時間現場處理、及時送醫。

  “前幾天,我一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壓力大!”讓顏復感動的是,疫情面前,基層一線幹部群眾迸發出旺盛的戰鬥意志和巨大能量。

  2月2日下午,淮安區石塘鎮靖大莊居委會黨總支書記卞開喜接到記者電話時,正在村裏9個入口檢查崗之間巡查。“大年三十到今天,我們忙了10天,一刻都不敢鬆懈!”聽筒那頭,卞開喜的聲音有些喘。

  1月25日,大年初一,淮安區發現首例確診病例,患者就住在靖大莊。得知這消息,卞開喜趕緊召集9位村幹部,走訪、排查密切接觸者,將他接觸的34個人全部安排居家隔離。目前,這些被隔離的人,均未出現身體異常。

  “今天到現在,電話才響了一回!”2月2日下午,記者撥通林書生的電話後,身為淮安市淮安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的他,一開口就説起這個“好消息”。

  “前幾天,我們每天接十幾個電話,如果詢問後情況確實符合疑似特徵,我們馬上趕到現場進行復查。每一次去查,我都希望是白跑,實際上絕大多數也是白跑。”1月31日下午,他們到淮安區城東鎮復查,患者發燒、血常規檢查異常且肺部CT顯示感染,專家組認為高度可疑,迅速將其送至淮安市第四人民醫院檢測,最終確診。這是林書生這幾天唯一沒有白跑的“飛行檢查”。

  “這陣子,除了睡覺,其他時間都在崗位上,隨叫隨到,生怕耽誤一分鐘。”林書生的話語中充滿堅定,“我們快速到場、快速復查,就能讓患者更快地接受檢測、治療,防止他們四處求醫造成傳染。”

  考慮到部分人居家隔離期間,可能産生心理問題,淮安區專門組織專業人員開展心理疏導,姚美珍參與其中,她的手機號公佈在網上,隨時接受心理諮詢。“你要是昨天採訪我,可能電話一直佔線。”姚美珍告訴記者,前幾天,每天都有二三十個電話打進來,每個一接就是二三十分鐘,“今天直到下午3點,總共接了4個電話。”姚美珍一次次給電話那頭的人鼓勁:“疫情並不可怕,要相信我們一定可以戰勝它!”

  治愈患者:除了感謝,還是感謝!

  連線時間:2月2日下午

  連線對象:淮安市首例治愈患者 老馬

  2月1日,在淮安市第四人民醫院住院治療10天后,老馬出院了,成為淮安市首個治愈患者。2日下午,他接受記者採訪時,一次次説著“感謝”這兩個字。

  52歲的老馬,老家在淮安區石塘鎮,常年在武漢開烤鴨店。“1月19日,我回到淮安,20日有些低燒,一直持續到23日中午。”感覺身體不對勁,老馬自己找村醫上門,一量體溫37.7攝氏度,村裏趕緊聯繫120,直接把他送到淮安市第四人民醫院,第二天就確診。

  住院期間,老馬感覺胸悶、呼吸吃力,沒有食欲,醫護人員24小時守護,對他悉心照料。“到第7天,情況逐漸好轉,想吃東西了,呼吸也越來越順暢。”他説。

  1月29日、31日,老馬兩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都呈陰性,2月1日正式出院。“醫生説,剛康復時身體還比較虛弱,需要再觀察下。”老馬目前住在淮安區殘聯康復中心,接受一週的觀察後就可回家。“這兒吃得好、住得好,感謝醫生、感謝政府的安排,感謝所有人的幫助!”他不住地説著“感謝”。

  淮安市洪澤區:到點上明察暗訪,工作更有底

  連線時間:2月1日上午

  連線對象:淮安市洪澤區委書記 朱亞文

  “當前,疫情仍然處於非常嚴峻時期,我們一刻也不敢掉以輕心、不敢絲毫懈怠、不敢半點疏忽,始終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首要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全力打贏這場防控阻擊戰。”2月1日上午,新華日報記者連線淮安市洪澤區委書記朱亞文時,他正在高良澗街道楊碼小區檢查防控工作。

  作為洪澤區防控指揮部總指揮,他除了和區長鄧勇等指揮部一班人研定方案、指揮調度外,就是跑交通卡口、醫院衛生院、社區小區、村居和農貿市場。“直接到點上明察暗訪,可以發現工作中的薄弱之處,工作安排起來更有針對性,也更加有底。”朱亞文説。

  年後這幾天,朱亞文沒有休息一天,工作到晚上10點已是常態。他説,洪澤還沒有發現一起確診和疑似病例,全區進入“戰疫時刻”,就是希望戰“疫”的最終戰果也是這樣。

  洪澤建立區鎮村三級疫情防控工作組織體系,全面摸底排查,做到區不漏鎮、鎮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人。作為全省網格化管理先進縣區,洪澤發揮優勢,組織410余名網格員參與摸排工作;村組幹部擔綱主力軍,千余名村組幹部入戶到人;嚴格落實“四包一”管控措施,全面切斷傳染源;開展有獎舉報,對提供有價值的重點人員信息,獎勵2000元。截至2月1日,全區排查出重點人員926人,按照隔離觀察的規定,做到應隔盡隔、應觀盡觀。其中,65%的人已解除觀察。

  洪澤是水鄉,實現聯防聯控、不留死角是關鍵。針對水鄉特點,洪澤交通、公安等部門加強水上運輸通道管控,逢船必查、逢人必檢,避免病例輸入。讓朱亞文欣慰的是,“不外出、少外出,不聚會、不聚餐,少去公共場所”,這樣的健康安全觀念在洪澤深入人心,“社會各界都在支持防控工作”。

  鎮江新區:上線小程式,打好主動仗

  連線時間:2月3日

  連線對象:鎮江市委常委、鎮江新區黨工委書記 秦海濤

  “作為國家級經開區,企業是疫情防控的主戰場之一,雖然很多企業都發出延遲復工的要求,但企業多、工人多,我們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2月3日,記者連線鎮江市委常委、新區黨工委書記秦海濤,他説,疫情面前每一天都很關鍵,防控工作每一環節都要精細。

  鎮江新區等待復工的企業有1800多家,涉及職工5萬餘人。為充分做好企業復工準備,新區出臺《鎮江新區企業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八項措施》。連日來,新區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線上宣傳與網格專班主動上門服務線下宣傳相結合的方式,向企業發佈多條全面做好人員管控工作的通告、致企業家的一封信等,敦促企業不得早復工,對規模較小的企業要求儘量延後復工,同時針對企業異常用電波動進行核實,設立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監督。

  “當前的要求是‘人員少流動’,那麼我們就讓‘信息多流動’。”秦海濤説,為精準排查企業返工人員信息,針對新區企業較為集中的新材料産業園,新區上線企業復工返程信息登記微信小程式,對片區內130余家企業按5個網格開展劃片管控,採集企業返工人員大數據,對園區內8500名企業職工的生産復工和行程、經停地點及接觸人員情況進行實時摸排。

  本報記者 倪方方 仇惠棟

  季 鋮 孫 巡 晏培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