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政府手頭再緊,也要把企業扶上馬 我省“減稅免租”政策贏得廣大企業好評
一邊全力“戰疫”,一邊復工復産,使企業經營面臨諸多難題。江蘇省“兩個文件”不但為企業減稅降費,還免收減收房租,這“一頭一尾”兩項減免大大削減經營成本,讓企業輕裝上陣。
“政府日子再緊,也要堅決把企業扶上馬!”江蘇省各級財政、國資部門表示,雖然當前財政平衡、國資經營壓力也很大,但只有廣大企業運轉,才會有産出、有就業、有稅收,才能實現經濟社會平穩發展,只要政府和企業同舟共濟,一定能渡過難關。
“我正發愁,稅務部門電話就打來了”
“我發愁的經營難題,江蘇省裏、市裏都想在前面,政策來得真及時、真貼心。”連雲港稅務部門主動打來的電話,讓海州區酒店業主井勇連日來壓在心裏的石頭落了地。
井勇經營一家小酒店,春節本是經營最紅火的時候。“現在開門營業,每天都要虧錢,不知道能不能減稅?”井勇正犯愁,稅務部門打來電話,除了告知防疫期間可以網上辦稅,還特意向他説明可以重新核定交稅定額。連雲港市稅務局政策法規科李濤解釋説,防控期間餐館、住宿等行業的個體戶受影響很大,繼續按以往的定額繳稅,負擔會比較重。
2月12日,江蘇省政府發佈“兩個文件”,要求稅務部門分類分層對受疫情影響較重的傳統服務行業和中小企業實行稅收優惠政策。江蘇省稅務部門迅速出臺服務企業“12條舉措”,對像井勇這樣經營遇到困難的納稅人予以相應稅收減免;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或季度銷售額30萬元以下的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對開展疫情防控研發的企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5%、高新技術企業可減按15%的稅率申繳企業所得稅。
南京國業科技公司,就是享受這項政策的一家科技企業。“疫情防控急需紅外體溫篩查儀,我們緊急召回員工,一週內將已停産的紅外測溫儀重新設計和測試,並迅速擴大産能。”總經理姚霞林説,玄武區稅務局第一時間主動聯繫他們,在線送上稅收優惠、不見面辦稅、開通綠色通道的“大禮包”。
“越是關鍵時刻,越要患難與共”
對服務業來説,房租是一項“硬成本”。疫情期間,有的企業復工延期,有的生意一時起不來,還需供養房租,經營壓力很大。江蘇省“兩個文件”及時化解企業憂慮:疫情期間,對承租國有資産類經營用房的中小企業免收2月份租金,減半收取3月、4月份租金。
落實文件精神,江蘇省國資集團率先垂范。新華日報記者2月16日來到祿口國際機場T2航站樓,剛需餐飲和綜合商店開放,所有餐品價格與品質跟年前一致。東部機場集團有關負責人説,響應“兩個文件”精神和國資委倡議,他們減免機場廣告、零售、餐飲等客商戶共計近7000萬元費用,惠及200多個客商戶。
地方國企平臺不甘落後。蘇州市國資委主任盛紅明告訴新華日報記者,市屬國企減免所轄物業租金達1.16億元,惠及3000多家中小企業,還不包括各園區國資平臺。蘇州工業園區新建元控股集團把餐飲、創新創業等3類企業納入減租對象,減租面積上百萬平方米,租金減免超億元,惠及中小企業和經營戶2000多家。“房租佔到企業運營成本的10%到15%,這項政策讓我經營壓力大大減輕。”蘇州工業園區金海華餐飲總經理程志輝開心地説。
民營物業企業也積極行動。蘇州市相城區渭塘鎮13位民營企業家承諾,免收租戶2月份租金,其中卡恩汽車(蘇州)公司免租面積達4萬多平方米。“越是關鍵時刻,越要患難與共。”企業負責人孫才德説,只有和廣大承租戶共渡難關,才能一起發展。
和企業共克時艱,“兩個文件”還要求在用電、用工等方面進行扶持。國網江蘇電力第一時間出臺12條措施服務企業復工復産,調整暫停用電業務政策,累計為全省8000余戶企業辦理暫停用電業務,每日為客戶節省電費超千萬元。南京市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企業,返還上年度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
“用政府的減法,換企業的加法”
為企業減稅免租,離不開政府的“調控之手”。但無論是稅費返還、財政貼息,還是房租減免、用工補助,都不可避免對政府“錢袋子”産生影響。各項支出增大,今年財政收支怎樣平衡?
“江蘇省將大力壓減非剛性、非重點支出,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兜牢民生保障底線的同時,加快專項債券項目發行進度,支持重大項目建設。”江蘇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説。
“我們要算社會賬、算長遠賬,不能計較眼前得失。”蘇州市財政局預算處處長石軼星説,加大減稅降費力度,用短期政府收入的減法換取企業收入的加法,幫助企業發展,涵養可持續稅源。
財政做減法,政府就要過“緊日子”。蘇州在向市場、向企業讓利的同時,在政府支出上繼續挖潛,加大一般性支出和非重點支出壓減力度,在年初壓縮10%基礎上再壓減5%,把資金使用方向聚焦到疫情防控、經濟轉型、民生保障等重點工作上,提升資金使用績效;同時,通過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提高政府性基金和國有資本經營收入調入公共預算比例等方式,確保財政收支平衡。
南京在年初預算各部門一般性項目支出壓減10%的基礎上,近日決定公用經費定額再壓減10%。為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南京日前出臺10條惠企政策,包括地方留成稅收獎補、流動資金貸款貼息、降低社保費用、減免房租、專項資金定向撥付等,中小微企業總共將獲益30多億元。
“讓利企業,財政收入必然相應減少。”南京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説,南京市決定,黨政機關帶頭繼續壓縮支出,公車購置、公務接待再壓減10%,除危房外,黨政機關辦公用房不新增改造修繕支出,節約費用全部用於支持中小微企業穩定發展。(新華日報 記者 王建朋 李睿哲 許海燕 孟 旭 邵生余 顧巍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