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開展“聚力行動”——江蘇工會十項措施助企業復工

位於蘇州市吳江開發區的萬寶至馬達(江蘇)有限公司復工復産有序進行。該公司成立了由20名員工組成的疫情防控小組,總經理任組長,每天安排專職人員對廠區消毒,在員工宿舍設置隔離區等。
2月3日,國家能源集團諫壁發電廠彈性復工的第一天,上午11點45分,企業工會緊急行動起來,按照防疫要求,避免人員聚集,組織各分工會將一份份熱騰騰的盒飯送到在崗職工手中。隨著疫情日益嚴峻,從食堂的定時消毒,到實施一桌一位、保持安全距離分散就餐,再到分工會按需統計就餐人數,然後匯總上報,後勤部門分餐供應,企業工會一刻都不敢鬆懈。實施送餐的第一天,266份盒飯從3個食堂同時發出,盡數準時送到職工的手中,沒有因為週邊泵房只有兩名職工就忘記他們,也沒有因為項目部太遠就忽略他們。企業工會主席左克祥知道,只有讓職工們放下心來,安下心來,才能保證企業安全、有序地開展生産,讓電力源源不斷輸送到抗疫一線和千家萬戶。這個特殊的時期,作為涉及保障公共事業運行必需、群眾生活必需的相關企業,諫壁發電廠實行彈性復工。與此同時,如何讓職工吃到一頓安穩飯、放心飯,也成為“娘家人”思考的問題。
隨著各類企業陸續復工,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江蘇工會開展“工會聚力行動”,先後制定《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企業防控組省總工會工作方案》《省總工會助推防疫務實舉措》等迅速下發實施,推出“十項措施”,助力企業順利復工,確保職工安全健康。要求各級工會深入企業宣傳黨中央、省委的決策部署,統一職工思想、堅定抗疫必勝信心;加強對職工的教育引導,積極參與支持配合地方群防群控;推動企業工會積極參與企業內部防控,嚴格落實復工前以及生産過程中的防護措施;積極推動企業用工矛盾的化解,穩定應對疫情中的職工就業;做細做實困難職工幫扶,為維護社會穩定做貢獻;積極推動職工技能提升,開展勞動技能競賽激發勞動熱情;紮實推動勞動關係協調,依法及時化解勞資糾紛;推動企業工會組織積極參與所在地聯防聯控,堅決防止疫情輸入、擴散;積極選樹防控一線各類職工先進典型,及時授予榮譽稱號;全力做好輿情把控,傳播抗疫正能量、凝聚打贏阻擊戰的精氣神。
2月11日上午,連雲港開發區總工會工作人員來到江蘇中金瑪泰醫藥包裝有限公司,現場檢查指導該企業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該公司當日復工人員共268名,多條生産線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産,全力以赴保障應急物資供應。
連日來,開發區總工會聯合區內相關部門專門抽調60余名機關幹部職工,兩人一組、一組兩企,對復工復産企業疫情防控工作進行“點對點”聯繫指導服務。“每天兩次赴企業現場開展工作,重點檢查職工體溫監測、是否佩戴口罩、是否分時分段用餐、公共場所消殺頻次、防護物資儲備是否到位、職工宣傳教育等情況。同時也與企業對稱信息,把企業訴求收集上來想辦法解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南京市總工會組織37名法律援助律師,全天候線上免費為復工企業職工提供法律諮詢服務。市總旗下寧師傅心理諮詢熱線每天晚上開通防疫心理疏導熱線,已幫助近200名職工群眾調適緩解在疫情下的心理壓力和問題。
常州市總工會為全市1500家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無不良信用記錄的創業企業,每家提供不超過50萬元的創業貸款支持。
蘇州吳中區金庭鎮工會聯合相關部門對全鎮已復工、復産的企業進行走訪檢查。先後走訪鎮內二十余家企業,重點檢查口罩、消毒液等物資儲備是否充足、員工出入是否進行體溫檢查、員工食堂是否實行分餐制,要求企業解決好外來務工人員住宿、隔離等問題,同時向企業發放《勞動保護工作提示函》,併為企業送上了84消毒液等防護用品,督促各基層工會做好安全生産工作,希望企業進一步落實疫情防控工作企業主體責任,確保金庭鎮企業有序安全復工。
“往大的講,國家有難,我們全國先進班組就該義無反顧上!往小了説,趕走疫情、便利自己,救武漢救湖北就是救我們自己!”1月30日,曾榮獲全國五一巾幗獎狀的南京際華三五二一特種裝備有限公司B601/2班組的省勞模謝秀榮,聯合車間骨幹趙林梅、王軍等人向公司黨委遞交了《防護服生産請戰書》。為了讓白衣戰士們穿上“鎧甲”投身戰“疫”第一線,她挨個給職工姐妹們打電話,動員更多的職工快速上崗,為公司2月5日就形成量産及時有效地提供了堅強的人力保障。截至2月13日已有2.9萬多套醫用防護服發往抗疫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