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創新江蘇 >> 正文

線上開學 江蘇高校師生“雲相聚”

2020-02-26 15:30:38    來源:新華日報     責編:程茜    

  原標題:疫情防控成首講 在線品質“不掉線” 線上開學,江蘇高校師生“雲相聚”

  2月24日,江蘇一大批高校集中迎來“線上開學日”,師生“隔空相見”。學校通過虛擬倣真技術、智慧課堂等科技手段創新教學模式,展示出各自“線上教育”的成果和特色。

  教授課前收到上百個問題

  “我已有35年教齡,今天還是第一次採用這種線上線下混合的教學形式。”2月24日準時開課,東南大學醫學院免疫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立新收到全班46位同學發來的108個問題,學生對“線上開學”的期待讓他頗感意外。

  王立新坦言,這“第一課”的效果還不錯,線上研討課相比傳統課堂教學具有獨特優勢,它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們主動發現問題、更好地參與研討。

  8時20分,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英語老師張霞點開學校教學雲平臺介面,發佈網絡點名簽到碼,推送直播網址,很快,直播間加入一個個學生頭像。點名答題、一句話問答、搶答……教學環節銜接流暢,老師還及時在平臺聊天區、班級QQ群就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

  “在校期間我從來沒有曠過課,現在我也不想曠課!”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護理183班的次仁曲桑,家住西藏日喀則地區扎西宗鄉比列村,這裡距離珠穆朗瑪峰僅49公里,海拔近4200米。因為網絡信號不穩定,為了找網上課,他騎車奔波了數小時。“我不想錯過每一次和老師‘面對面’上課的機會。”次仁曲桑説。

  首堂課不約而同講疫情

  師生“雲相聚”,不少高校“線上開學”第一課都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

  “本次戰疫中,分子生物學的快速鑒定技術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微生物學”課程在線教學現場,孫震老師為同學們介紹了疫情防控中應用的科學知識,讓同學們進一步了解微生物和人類歷史、生命健康、食品安全等的內在聯繫,以科學視角了解疫情防控。

  “很多白衣天使舍小家、顧大家,用生命拯救生命。支撐他們逆行戰疫、捨生忘死的力量到底是什麼?是信念!是責任!”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姜德輝教授的這番話語引起同學們的共鳴。他從“面對疫情,青年大學生的使命和擔當”和“珍視生命,以青春之我譜寫奮鬥之我”兩方面,引導大家體會樹立理想信念的重要意義。

  新技術確保品質“不掉線”

  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大中小學校紛紛把發展“在線教育”作為重要的教育教學改革內容。其成效如何?

  2月24日起,西交利物浦大學90%以上的課程採用在線方式進行,開設超過450門課程,學校技術團隊協同搭建的“西浦自有在線教學平臺”可滿足6000-8000人同時在線學習需求。

  課上討論、投票、彈幕,課後閱讀、闖關、答題……課堂教學轉到線上,有了更多樣的交互方式,在更廣的範圍內鼓勵學生表達和參與。“我平時在課堂上不太會發言,現在除了口頭討論,還可以用彈幕、投票、投稿等形式參與網絡課堂,挺有意思。”南林大土木學院學生王偉説。

  “翟老師,為什麼我只能看第一章、不能往下看呀?”“因為你遺漏了一小節沒學。我設置的是‘闖關’模式,每個模組有任務點,全部完成後才能解鎖下一部分。”南林大材料學院副院長、85後青年教師翟勝丞耐心解答道。這兩天,她忙著在各個群回復同學們的留言和提問,成為該校“超星”教學平臺上活躍度最高的老師。

  為保證教學品質,南京審計大學教務委員會構建在線教學品質監測與保障體系,組建了一支網絡教學巡查隊伍,由專職督導、校院兩級教務人員、教學院長等200余人組成,確保對每天、每個時段、每位教師的網課進行品質監督,實現全員、全過程、全覆蓋巡查。(新華日報 記者 王 拓 王夢然 楊頻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