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2月20日,參加第八批江蘇援武漢醫療隊的鹽城市響水縣15名醫務人員勇敢地奔赴疫區,支援當地新冠肺炎疫情救治工作,執行抗擊疫情任務。他們義無反顧、全力以赴,不斷貢獻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力量。

響水縣參加第八批江蘇援武漢醫療隊副隊長、臨時黨支部副書記朱寶的愛人和一雙兒女
2月24日,響水縣參加第八批江蘇援武漢醫療隊副隊長、臨時黨支部副書記朱寶給妻子寫了一封家書,他告訴妻子,第二天他們醫療隊隊員將陸續進入重症病房,正式加入武漢市中心醫院的救治工作。
“在反復練習穿脫防護服時,我才真正感受到,防護服有多悶熱,穿上後原地不動,都感氣喘、胸悶,再加之散熱困難,身體大量出汗,缺氧症狀很明顯。好在我們年輕,身體素質好,10分鐘,20分鐘,40分鐘……我能堅持的時間已經越來越久了。”
“你放心,等真正穿上‘盔甲’進入隔離病房時,我們就是‘鋼鐵俠’。你髕骨骨裂,我遠赴武漢,無法照顧你了,高堂父母和一雙兒女還得依仗你照料,平日裏,當著你的面,我拙嘴笨舌,説不出浪漫的話,感謝你一直以來的操勞與付出。”
接下來參與救治的日子裏,朱寶可能無法與妻子正常取得聯絡,希望妻子替他親親一雙兒女。朱寶説:“我已在黨旗下莊嚴宣誓,攻堅克難,不計報酬,以生命護衛生命,待到春花爛漫時,15名‘逆行者’必定平安回家。”

“80後”護士宋瑩瑩的女兒在給媽媽寫信
今年10歲的女孩劉昱汐是響水縣實驗小學三(2)班學生,她的媽媽是響水縣參加第八批江蘇援武漢醫療隊隊員宋瑩瑩。這些天來,小昱汐一直很想念媽媽,有時候會偷偷抹眼淚。在為媽媽擔心的同時她更為媽媽自豪,於是用稚嫩的文筆給媽媽寫了一封信。
“我的媽媽在響水縣人民醫院上班,是一位普通的護師,她工作平時就很忙,經常是我睡著了,她才下班,而等我醒了,她早就又上班去了。偶爾在學校門口,見到媽媽在等我放學,那是我最開心的時刻。”
“有一天,媽媽回家和我們説,她遞交了支援武漢的請願書,我當時覺得武漢離我們太遠了,就沒當回事。可到了2月20號早上,當我醒來的時候媽媽已經走了,我一下子就哭了,我問爸爸為什麼不叫醒我和弟弟去送媽媽。爸爸説是媽媽不讓我們去送,怕我們去了,她會掉眼淚,她捨不得和我們分開。”
“媽媽呀,請你一定一定要照顧好自己,我和弟弟在家會乖乖聽話,認真學習,我知道,武漢有許多的小朋友和我們一樣,沒法正常上學,你是去幫助他們早日走出家門,重返校園,媽媽,我們在家等著你,等著你平安歸來。媽媽加油。”

“90後”護士何婷婷和未婚夫合影
“我得告訴你一件事, 我向院領導遞交了支援武漢的請願書,領導同意了,2月20日我將和醫療隊一起出征。自從防疫以來,我申請從普通病區加入發熱病房,現在我將去支援武漢,我知道你肯定會理解我、支持我,此刻的武漢需要醫護人員,我責無旁貸。就像你身為軍人,為守衛國家和人民,時刻準備無條件付出是一樣的。醫院給我們準備的防護用品非常齊全,你不用擔心,到武漢後我也會做好自身防護。再説我有領導和同事做堅強的後盾,有團隊戰友們和我並肩作戰。我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才能看到這信息,更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能聯繫上,但我每天會在下班時間,給你發信息、報平安,好讓你放心。你安心工作,照顧好自己,讓我們各自堅守崗位。我想,待到春暖花開時,我們一定能給彼此最溫暖的擁抱。”
這段長長的微信留言,是響水縣參加第八批江蘇援武漢醫療隊隊員“90後”姑娘何婷婷出征前夕給遠在山東濱州服役的武警未婚夫的留言。平日裏,小情侶之間聯繫就多有不便,一年裏也只能在休探親假時才能見上一兩次。五年的異地戀,彼此早已習慣無法時刻陪伴左右,但那份源於心靈深處的相知相愛,那份相互間的懂得、理解、支持,早已毋庸置疑。
目前,何婷婷已參加戰“疫”,那一句“待到春暖花開時,我們一定能給彼此最溫暖的擁抱”,未婚夫已經獲悉。“收到,支持,照顧好自己。”軍人式有力簡明的回復充滿著力量。(文/圖 李運連 徐振宇 徐福元)